“哥,我都十五歲好不好。”
“毛長齊了沒。”
“嘎嘎硬了。”
“哈哈哈。”
其實,木箱裡三分一是玻璃奶瓶,剩下的三分二則是奶粉。
上面還有好幾張,彩色宣傳單。
哪怕看不懂日文,也能大致明白,是介紹嬰幼兒奶粉要喝多少,幾個小時喝一次,背後還有輔食的營養搭配。
由於去過島國的緣故。
李多魚知道,島國人對自身的基因和身高都很痛恨,所以很早以前,就非常注重嬰幼兒的營養。
李多魚捏了捏奶嘴後,不禁有些感慨,島國佬的技術確實厲害。
這個年代,國內幾個主要城市,也是有賣奶瓶的,但奶嘴這一塊的品質,真的沒法比啊。
國內目前銷售的奶瓶嘴,用的還是橡膠,嘴口偏硬偏長,喝了容易嗆奶。
且沒有那種“原生態”的感覺,很多孩子寧願趴在媽媽身上,也不喜歡用奶瓶。
可島國佬就喜歡在細節上較真,這些奶嘴,還是比較還原nai部的形狀。
新生兒吸吮的時候,更加的貼合,且奶嘴的材質更軟更好,嬰幼兒很容易被騙到。
而在這個年代。
奶粉絕對是奢侈品了。
農村根本就沒有賣,嬰幼兒能喝得起米糊,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稍微有錢的,尤其滬市那邊,會喝滬牌的麥乳精,根本就別想喝到這麼好的奶粉。
不過,李多魚卻不是喜歡這玩意,只要有奶量的話,奶粉哪裡比得過母乳。
雖然它很奢侈,李多魚卻不怎麼需要。
畢竟老婆周曉英自打懷孕後。
三維中的上維,那簡直就是爆發式的增長,現在就怕堵了,完全不怕奶不夠。
當然,李多魚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喝奶粉的。
後世,他那個孫子。
喝奶粉會過敏,一喝就上吐下瀉,各種長溼疹,去醫院一檢查,這才知道是奶粉過敏。
且醫生有說,跟遺傳有大機率關係,如果是這樣的話,估計小圖圖應該也是奶粉過敏的。
如果把這些奶粉拉到市裡面去賣,在如此崇洋媚外的環境下,應該能賣個好價格。
可要是被抓到,又不划算。
扔掉的話又覺得可惜,畢竟在這個年代,碰到實在沒奶的寶媽,那對孩子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就只能喝粥水和米糊,營養完全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