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枝不要忘了,周徹也已敗了,哪有僥倖之說?如無意外,或許他已成了一具屍體,正在送來進獻母后的路上。”
無論他和蕭後年差幾歲、此前是何關係,如今他既是帝國正牌繼承人身份,和蕭後便是法理上的母子。
不少人點頭,正要附和時,有騎從城門口狂奔而來,且沿途大呼:“急報!急報!需親呈陛下!”
“讓他來。”蕭後開口。
來人馬到,躬身御前。
蕭後朱唇輕啟:“直接說就是。”
“是!”得蕭後准許,那人方道:“周徹將疲兵五渡洙水,擒呼延、宇文兩王,而後又向北,擊敗呼延王子、宇文汗魯部,往南去平定關了。”
“什麼!”
此言一出,西原諸頂尖貴人俱驚。
尤其是那兩族的人,那叫一個面無人色。
蕭後美目閃爍,忍不住呢喃:“天羅地網,竟也讓他撕開殺了出去。”
“看來我兒所言不差。”蕭賢王嘆息一聲,望著自己女兒:“這漢人的六皇子,確實要勝過呼延家那小子的。”
梁乙甫面色難看,忍不住一聲冷哼:“那又如何?他不過帶著少數人脫身而已,漢軍大部已陷,太原也被我們奪回!僅憑他幾千人,還逆不了大勢!”
“他應該走不了。”蕭焉枝忽然道。
“嗯?”有人質疑:“重兵羅網都被他撕開,手擁精銳的兩王都讓他擒了,豈是區區一關可擋?南邊只要有漢軍策應,他完全可以從容脫身才是。”
“朱龍決心防守,就不會只守東邊,想來西邊也是如此。”蕭焉枝輕輕搖頭:“而且,對朱龍而言,或許戰死的皇子,比活著的要更好。”
“好了。”
眼看著爭議要再起,蕭後出聲阻止:“他走不脫,自然是最好的,省得朕日後費功夫去捉他。”
“至於二王那……即刻傳話過去,就說只要周徹保證二王安全,羅網中的漢軍,朕可以全數保全。”
聞言,眾人齊聲:“陛下仁慈!”
兩族貴人離鞍下拜:“謝陛下!”
“至於眼前……”蕭後掃了城中百姓和兵卒一眼,將問題丟給了下屬:“依你們看,當如何處?”
“漢軍隨時可能重來,此其一;當中兵卒,尤以烏延等雜胡為甚,多是降而復叛之輩,皆應屠之!”樓煩王開口。
他離的遠,這裡的地盤和人口都佔不上便宜。
殺個乾淨,搶個痛快,最為符合他的利益。
“我基本認同王兄的話。”休屠王笑道:“只是我大原畢竟是大國,肆意屠殺百姓,多少有些說不過去。依我看,百姓全數遷往大漠,能不能活看他們的造化……至於其他,自是一律殺盡!”
遷往大漠,不過是做的好看些罷了。
就西原那個惡劣條件,這些背井離鄉的漢人百姓,有幾個能活下來?
“附議!”
“周徹入太原時都曾大開殺戒,他都無所顧忌,我等何須行寬恕之道?”
蕭後臉上,不見喜怒,只是平靜的看向蕭焉枝:“你認為呢?”
“我認為不妥。”蕭焉枝直言:“韓氏速敗,在於失人心。漢民經營幷州各地已數百年,如果我們和所有漢民為敵,他們便會憤然而起,拼死迎回大夏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