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想要用古玩賺錢,必須練就火眼金睛,想想看,在多如牛毛的仿品堆裡,能一眼看出古玩的真偽、優劣,看出何朝何代,並將鑑別依據及來龍去脈指點得頭頭是道、清清楚楚,讓周圍的人都豎起拇指,投來敬佩的目光,是多麼有成就感。”
“接下來就是擁有感,人無我有,幾百年、上千年留存下來的各種藝術品、文物極為罕見。別人沒有,我有!唐人、宋人的茶盞,元人、明人的繪畫,興趣來時想看就看,想摸就摸,玩得就是這種隨心所欲、自己擁有的感受。”
“最後一種,就像嶽老那樣,體會蘊含於古物之中的文化藝術內容。一件古玩,必然包含著先人的豐富資訊,如他們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理想信仰,時代追求等,還有他們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然的領悟和把握,等等,這些都能從古玩上得以體現。”
“總結起來,‘錢’、‘眼力’‘擁有’‘資訊’,這四點就是我們這些人深愛‘古玩’的四個理由。”
一番有理有據的講解,讓嶽希良忍不住鼓起掌來,高興之餘,他還起身給孟子濤敬了一杯酒:“到底是專家,講的就是好。小妹,這回你總沒話說了吧。”
嶽佳琪白了他一眼:“哼!說的我以前好像多反對你們搞收藏一樣。至於我為什麼經常說你們,你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嶽希良擺擺手:“知道了,這都幾年前的事情了,上過一次當,還能上第二次啊。”
四年前,嶽守正父子去農村收貨,卻沒想到遇到了圈套,對方是心黑手辣之人,要不是嶽守正見機不對,再加上同他們一起去的拉縴的有些能耐,可能被綁架了。
嶽佳琪本來就不太喜歡古玩,因為這件事情,就更加不喜了。
嶽希良給孟子濤講了當初的遭遇,說道:“說起來,也正因為這件事情,我才和當初拉縴的成了朋友,從他那搞到了許多好東西,也算是因禍得福吧。孟老師,你喜歡哪個類別的古玩?要不要我幫你在他那問問,有合適的就通知你。”
孟子濤心頭一動,說:“我最近在研究掐絲琺琅器,不知他那有沒有精品?”
“什麼樣的精品?”
“價值百萬以上的吧。”
“這樣的器物可能有些難找,我幫你打電話問一下吧。”
“麻煩你了。”
“嗨,小事。”
說做就做,嶽希良立即給自己的朋友撥打了電話,一番寒暄後,他提到了孟子濤的要求,對方沉默了片刻後,說他前天得到了一個訊息,那位藏家手裡可能有孟子濤要的東西,但到底有沒有他不能保證。
古玩買賣就是這樣,哪怕賣家手裡有自己想要的藏品的機率只有一半,也必須要跑一趟,否則和寶貝失之交臂可能是一生的遺憾。
從飯店出來,嶽希良讓孟子濤坐他的車去接朋友,原因很簡單,開豪車去收貨,很容易被賣家漫天要價。
嶽希良的朋友名叫李靖,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長著一張很是秀氣的臉,四十多歲的人,看起來連三十五都沒有。
李靖見到孟子濤時很客氣,在路上,他給孟子濤講了物主季武谷的情況。
八十年代搞過古玩的人基本都知道,京城文物商店在那會收購古瓷用以出口,不過當時只收晚清、民國時期的,乾隆以前的不要,因為那是文物,不準出口。
當時去收購點送貨人,能在門前排成長隊,因為每天收購的物品有限,每件十元錢。八十年代初的十塊錢是什麼概念,那會人均工資都不過百元,而且當時人們的收藏意識還不強,飯都吃不飽,哪有心思收藏,現在文物商店願意花十塊錢一件出售,去賣的人能不多嗎?
李靖說的季武谷就是其中一員,他從農村以幾毛錢、幾塊錢的價格收購符合要求的瓷器,隨後小心翼翼地送到收購點出售。因為人肯吃苦,也算是賺了點錢。
而且季武谷為人比較聰明,經常研究自己收購到的物品,還想方設法打聽物品的真實價值,最後發現把東西賣到香江去比現在賺的多的多,於是他就走通了路子,把自己收購的瓷器透過人賣到香江去了。
也是季武谷命中有此一劫,他沒有想到做這種生意會不會犯法,結果在一次售賣過程中,他把一件國寶也賣給了香江商人,因此被抓,坐了幾年牢。
出來後,季武谷直到國內古玩市場有了起色,他才重操此業,不過因為之前的事情,他比較膽小,做生意也挑人,只有熟人介紹的才能得到他的接待。
李靖之所以介紹的這麼詳細,也是想讓孟子濤到時不要說錯話,免得引起誤會。另外,季武谷手裡好東西還有不少,就看他願不願意拿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