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土地和開採文書期間,老皇帝又和姚承熠聊了些眼下的內亂。
“剩下老二和老三你就別動手了,朕自會給你一個交代。”
“可以,但我希望儘快。”
“朕知道,你那未過門的媳婦要求你除去那些麻煩,也不怪她,為了你和你的孩子,朕也會這麼做。”
老二成王是姚承熠的親爹,老皇帝還是顧及了這個孫子的感受的。
但老皇帝知道姚承熠對那個爹恨不得千刀萬剮,這個孫子想不到長遠,那麼他就得替他著想,能避免子弒父那就儘量避免。
這時候的人很重視身後名的,若是姚承熠當了皇帝,他在時,誰也不敢說什麼,但他不在時,史官會怎麼寫?
老皇帝那麼看好的孫子,他不會讓這個孫子背上罵名。
姚承熠沒接老皇帝的話,這說兩句又尷尬地停住。
老太監適時地進來,“陛下,殿下,可以用晚飯了。”
老皇帝點頭,望向孫子,這次答應他那麼多要求,陪個飯行的吧?
姚承熠拒絕的話到嘴邊了,覺察到老皇帝那小心翼翼的眼神,居然糊里糊塗地同意了。
各懷心思的晚飯還沒吃完,有關鹽鐵的文書已經做好,姚承熠拿著文書看了看,沒什麼問題後,告辭出宮。
——
傍晚時分的臥龍村,收編的流浪隊伍才陸陸續續的到了村口。
這裡的村口不是磚窯這一邊的村口,而是與磚窯遙遙相望的對面,中間隔著開荒的水田、一條河,還有一個小山坡,等於是自成一個村。
住這裡的人想要進臥龍村,還要經過村口的關卡,也就是說不能隨隨便便地就能進。
徐漢這時帶領著他以前的手下在把這些進村的人登記入冊。
難民排成六組,因為只有六張登記桌子,也就是說只有六人識字,在登記。
何三兩帶著他的三百多人負責安排接受完登記的那些人,倒也安排得開。
昨天一天,今天一個白天,已經在村口外幾個平整地方搭起了許多的木棚子。仟仟尛哾
木棚內是磚搭的大通鋪,剛好躺下五人,木棚前,要煮飯燒水的,三塊磚架起來就是一個灶。
本來就是一家子的都安排在一起,單身的五人一組共用一個木棚。
不到兩天時間,能準備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據小六的訊息,一路走回來,在路上已經把那些凶神惡煞的混混和專業乞丐剔除,現大概有三千多人。
幫祁念管賬的二叔錢佑,他身後是小山一樣的糧食。
在徐漢那裡登記過後都會拿到一個條子,拿著條子到就能到錢佑這裡按人頭領取糧食,每人十斤粗糧救急,老規矩,記賬,以後要還的。
“誰說到了這裡就有吃有住了?這住的木棚,吃的就給十斤粗糧?騙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