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念讓趙里正他們在縣城外等等,然後一起回村,她還是執著地要去買些肉,錢暫時不缺的,但吃的總不能讓百多人天天干飯稀粥加鹹菜吧,肉得適當安排。
真是,操不起這個心,當初什麼要想著當臥龍山的家?
結果現在祁念提出不幹了,乾爹二叔都不願意。
“難民怎麼還這樣多?”
“可不是?早上咋沒發現?”
“你豬腦子啊,大早上的難民起來趕集啊?”
不管是祁念幾個,或是趙里正那群人,都是天沒亮就出發來縣城,進城很早,城外或路上的人都不多。
回程就不一樣了,城外路上,到處都是難民。
趙家父子帶著十來個村裡漢子在城外等祁念他們三個,閒著也是閒著,見這麼多逃難的,就打起了尋一尋親人的想法。
好些漢子拿著自個乾糧,在一堆衣不蔽體,在風雪中瑟瑟發抖的、只剩下一口氣的難民堆裡,找那些看著面善的逃難者打聽。
這一問一答一來一回的,倒是聽了不少資訊。
“啥?你們沒去官府給安排的地方?官府安排的能不好?”
“兄弟你錯了,官府把我們扔到村邊的破茅草屋,救濟糧?想屁吃!田地也沒有,給的荒地哪是荒地,是荒山。”
“起碼有草屋住著,不比這樣飄著強?”
“唉,甭說了,村裡人防我們像防賊,不論大人孩子村人見了輕則驅趕重則打殺,而且,沒吃沒喝的有茅草屋有什麼用?”
“就是,村裡沒法待,還不如出來討飯。”
“聽說從綏城那面來的難民,只有一個村過得很好,帶隊的出了能人,好多人想去找那個村,找不著。”
“誰說?”
“無意間衙役說起。”
……
趙里正這邊,十幾個漢子聽得心裡沉甸甸的。
都知道三爺、祁娘子還有臥龍山的人幫了他們許多,可那沒對比,眼前這麼直觀的對比,才發現,他們得到的庇護比他們認為的要多得多。
官府雖然有接到朝廷指示,各城要配合安置難民,其實,真正能得到安置的,少之又少。
畢竟眼下朝廷四處漏風,正經的居民都保障不了,安置難民全看下邊官員的態度。
祁念能把上千人安排得那麼明白,除了搶佔時間先機,再就是宋百遇的面子和臥龍山的地盤優勢,再一個就是她的禮送得知縣不得不辦事。
祁念幾個出城門口見到村裡的那群漢子,她發現他們不對勁。
看著她的眼神咋那麼灼熱?
不過只一下就正常了,因為田玉春挨個瞪過去,那真是社會我玉哥,人狠話不多。
“走吧,趁現在沒飄雪了。”
祁念和田玉春縮在棉花堆裡,而買的一頭豬開成兩扇分別掛在車廂兩邊,實在是沒地方放了。
明晃晃的一頭豬,路邊的難民饞哭又不敢搶。
不但趕馬車的小六腰間掛著刀,坐在掀開半邊簾子的車廂的田玉春,手裡也抱著大長刀,一看就不好惹的女人。
平安回到村裡。
還沒到家門口,小六說,“姑娘,春姐,門口好熱鬧啊。”
祁念和田玉春從小視窗看過去,還真是,有兩駕馬車,好幾匹馬,門口還有侍衛站崗。
馬車一停下,徐漢就迎了出來,小聲跟幹閨女說,“姓宋,找你的。”
“我知道了,乾爹,三小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