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麼多好菜,朱慈烺、朱媺娖都很高興。
朱慈烺開心道:“父皇平日都很節儉,怎麼今天捨得吃好吃的?”
周皇后笑了笑,道:“因為有喜事。大同總兵姜鑲殺建奴四千,其中有一千五是八旗騎兵,還繳獲很多錢糧,今日家裡吃的,都是姜鑲上繳。”
朱媺娖道:“姜鑲真是大英雄、大忠臣。”
崇禎笑笑道:“是啊,他要領兵在出擊,狠狠打擊建奴,我等著捷報傳來。”
朱媺娖道:“父皇,聽說八旗騎兵很難打,就算要殺三百都難,姜鑲一下子打死這麼多。”
崇禎道:“所以啊!大明能有姜鑲這種人才,很難得!該好好慶賀一下!”
隨後,皇室一家都高高興興地吃著美味佳餚。
難得吃到山珍海味,再加上心情好,全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皇子皇女們,有時候連年夜飯都吃不上這好菜,這次難得的機會,每人狼吞虎嚥起來,連一向注意吃相的朱媺娖也不例外。
周皇后很美麗賢惠,時而會注意崇禎,崇禎大多數時心情不好,每天粗茶淡飯,今天難得碰上他高興,難得吃上了好菜,周皇后心中洋溢著歡樂。
————————
京城北門外,姜鑲吃過午飯後,率領一萬七千大同軍北上。
這支大同軍部門齊全,有作戰參謀:趙天麟;有管理軍需糧草彈藥的部門;有由醫官、醫卒組成的醫療部門;有執行軍紀的部門;有負責伙食的炊事部門;還有姜鑲的親衛隊。
這是姜鑲賴以起家的本錢,是明國打擊建奴的核心力量,是姜鑲以後擴充部隊的班底。
北上的大同軍,派出大批斥候查探大軍周邊情況,要主動尋找清軍並將之殲滅。
斥候偵察範圍很廣,涵蓋大軍周邊四十里之地,一旦發現敵人,會迅速向姜鑲報告。
————————
通州城內,十七日早上,有人來向周延儒報告情況。
“啟稟首輔,黃得功、周遇吉兩人,帶著部下從北門出城了!”
什麼?周延儒吃了一驚。
隨即,他也不放在心上,要是兩人去打清軍,他樂於看到,要是兩人帶兵逃跑,以後可以在皇帝面前參兩人一本。
這天下午,有部下來報,蔣拱宸回來了。
周延儒很是不解,他讓蔣拱宸留在姜鑲那邊,怎麼會回來呢?
不久後,蔣拱宸來見到了周延儒。
“首輔大人,姜鑲太不識好歹了,居然………”
蔣拱宸把昨天中午的情況說出來。
周延儒愕然了,他還以為姜鑲是自己人,沒想到居然會是這樣。
周延儒非常不爽,大罵道:“他孃的姜鑲,敢不聽我號令,等建奴撤兵後,一定把你收拾!”
隨後,蔣拱宸向他建議,無論姜鑲是否肯聽指揮,只要姜鑲取得了勝利,在給皇帝的奏報中,都要寫成包括姜鑲在內的各總兵,在他統一排程、指揮下取得的勝利,因此向崇禎報功。
周延儒覺得這個法子不錯,點頭贊同。
————————
十七日傍晚,行走了四十里路的大同軍停下歇息,各兵種開始忙碌起來,有炊事兵們埋鍋造飯,有士卒搭建帳篷。
在營地周邊數里內,有專門負責偵察的斥候,在營地外圍佈置有暗哨,明哨則在周邊巡邏。
大軍在野外,隨時有可能遭受清軍偷襲,這是必要的防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