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以南約三百里處,文安縣縣城外。
下午,清軍奉命大將軍阿巴泰在城外迎接副將圖爾格,次子博和託、三子博洛跟隨在側。
去年十月,圖爾格跟隨阿巴泰攻明國,從黃崖口入關後兵分兩路,圖爾格率軍攻山東,阿巴泰率軍在北直隸肆虐。
清軍不僅在鄉下劫掠,還攻陷了66座城池,把城內劫掠一空。
文安縣縣城,早早被清軍攻陷,成為阿巴泰駐紮之地。
如今,清軍要會師了,阿巴泰在這裡迎接圖爾格的到來。
跟隨圖爾格的隨行武將,有費雅三、石廷柱、吳守進等人。
清軍在北直隸和山東大肆劫掠,所劫掠的錢財、物資分多路、分批運送北上。
其中,由圖爾格親自運送的這批財物,乃是數量最多的一批,有白銀七十餘萬輛,牲畜和物資更是不計其數。
看著那大量的錢財物資,還有不計其數的牲畜,阿巴泰樂開了花。
其他人同樣是喜洋洋的。
阿巴泰道:“做得好啊!我們收穫如此豐厚,回去以後,皇上必定重賞!”
圖爾格道:“那些明軍,沒多少能打的,末將除了碰上一次黃得功的兵外,其他都不堪一擊。”
博和託笑笑道:“明軍主力在松錦一戰被我們滅掉,就只剩孫傳庭那點家底了,其他蝦兵蟹將自然不堪一擊。”
博洛道:“明軍還是有些總兵是人才,你們碰到的黃得功、我們這邊碰到的周遇吉,都跟我們打過,算他們是硬骨頭,只可惜未逢明主,若是能歸順咱大清,必定前途無量。”
他是阿巴泰五個兒子中最有能力最強之人,頗有些見識。
石廷柱道:“說得沒錯,我們投奔大清的漢人,只要有真材實料,都會得到皇上重用,比明國內部的那些能臣好過得多。若兩人還留在明國,只會落得悲慘下場。”
他是漢八旗中鑲紅旗的固山額真,在清廷中有較重要地位。
阿巴泰道:“甭管怎麼樣,我們這次南下,大獲成功,我們運送戰利品回去,諒那些膽小又不能打的明軍不敢阻攔。”
說罷,眾人都大笑起來,在他們眼中,明國百姓和明軍,都是任由他們宰割。
隨後,阿巴泰帶著眾人入城,晚上大吃大喝,明天再出發北上。
————————
宣府鎮西南,懷安衛東邊官道。
宣府總兵王承允率領士卒們,在這裡迎接姜鑲的到來。
清軍兵鋒所至的最西邊,是宣府鎮防區東南的涿鹿,王承允根本不敢與清軍交戰,讓部下遠遠避開,唯恐清軍再向西打到宣府。
得知姜鑲率軍馳援京城,所走的路線經過宣府鎮,讓他賊高興。
王承允正愁著怎麼避開清軍,姜鑲主動要去打清軍,正好解決了讓他頭疼的問題。
大同兵和宣府兵相互向對方望去。
宣府兵有稀稀落落約兩千人,軍容不整,士卒們沒什麼精神,手中的裝備,要麼是傳統冷兵器,要麼是鳥銃、三眼銃之類,並且還未必質量合格。
對面的大同兵卻大不相同,他們軍容鼎盛,裝備精良,官兵們精氣神十足。
王承允策馬向前,向姜鑲抱拳,滿懷笑容道:“姜總兵轟轟烈烈練兵,率軍勤王,真乃‘國之棟樑’啊!”
在他眼裡,姜鑲就是傻子,幹嘛要去勤王,留在大同儲存實力才是上策,皇帝明知這樣,也奈何不得。
姜鑲抱拳還禮,道:“國家有難,建奴肆虐,我等身為大明之將,豈能袖手旁觀。用不了多久,大同兵定把清賊打得屁滾尿流!”
王承允笑得更開心,說道:“在百餘里外的涿鹿,那裡就有清賊,姜總兵可大展拳腳,把那邊的清賊殺得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