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二,清晨。
姜鑲、李智雀、張發可三人早早起床,一起吃過早餐。
張發可對兩人道:“大哥、雀弟,祝你們凱旋歸來。”
姜鑲道:“等我和李賢弟歸來時,再好好吃慶功宴。”
李智雀向姜鑲道:“大哥,我去朔州還好,好歹朔州是大同鎮地盤,大哥去到宣府鎮地頭幹事,可不好辦啊!”
姜鑲露出堅毅之色,緊握拳頭,說道:“我說過,遇神殺神,遇佛殺佛,誰敢阻撓我懲治漢奸,我和弟兄們跟他死拼到底!”
大同城北門外,四千士兵、一千五百匹戰馬集中在此。
其中一千屬於姜鑲帶來的私兵,另外三千屬於原大同鎮士卒,為首之將分別是兆輝、戴中天。
姜鑲要帶五百私兵出發趕往張家口,配備有一千匹軍馬,中途換乘加快速度。
朔州跟大同距離近一些,因為軍馬不足,李智雀所帶的五百私兵只有一人一騎,沒條件配備換乘馬匹,即便這樣,也比用兩條腿走路的步卒快得多。
姜鑲嚴令,兆輝必須三天內趕到張家口,戴中天必須兩天內趕到朔州,如果完不成任務,將會以軍法處置千總,所有士兵皆會被撤職。
從大同到張家口,若要三天趕到,步卒需一天走一百三十里,如果意志堅強、體能好的人是可以做到。
至於姜鑲所帶領計程車兵,必須在十二個時辰內趕到,這是自我要求。
隨後,大家各自道別,各自帶兵出發了。
張家口位於北直隸西北處,現代時屬於中型城市,在明末時期還只是一個堡,名為張家口堡,緊挨著長城。
正因為北靠長城,方便範永鬥走私物資給滿清,物資透過漠南蒙古運入東北。
在半個月前,清軍以阿巴泰為主將,突破黃崖關進入關內,開始了在關內的第六次掠奪。
在以前,清軍入關掠奪,除了糧食、牲口、布匹、金銀等直接運回東北外,像古董、字畫之類有價值,卻又不能直接使用的物資,交給八大晉商銷贓,或者用於跟八大晉商交換物資,各取所需。
他們交易的地點比較隱秘,沒有被防備鬆弛的宣府鎮、大同鎮的邊軍發覺。
張家口堡西邊二十餘里處,這裡有座巨大的莊院,莊院內的家眷、丫鬟僕人眾多,庫房和倉庫十分大。
這裡便是八大晉商之首範永斗的家。
早在大明初年,范家就在張家口和蒙古地區做生意,歷經七代奮鬥,傳至範永鬥這代時,成為張家口地區對滿蒙貿易的漢族大富商。
在八大晉商中,范家起家最早,積累的本錢最多,在明末跟建奴的交易中,范家佔比最大,所獲得的好處最多。
十一月初二,范家大院,書房,這裡房門和窗戶緊閉,書房內只有兩人。
其中一人年約五十,留著山羊鬍子,鷹鉤鼻,鷂子眼,身材矮瘦,雖然面貌醜陋,雙眼卻透出精明,這人是範永鬥。
另外一人年紀很輕,身材中等,面貌普通,他跟範永鬥最大不同,在於頭上頭髮,他頭髮很少,只有那難看的金錢鼠尾辮。
他是范文程次子範承謨,年方十九,他在十六七歲時便幫助父親給滿清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