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金剛第八位兀顏光,是遼國第一員上將,官封遼國都統軍,相當兵部尚書!
年方三十五六,堂堂一表,凜凜一軀,八尺有餘身材,面白唇紅,須黃眼碧。威儀猛勇,力敵萬人,十八般武藝,無有不通,兵書戰策,盡皆熟閒,正是遼國第一員上將。
上陣時,三重鎧甲,貼裡一層連環鑌鐵鎧,中間一重海獸皮甲,外面方是鎖子黃金甲,頭戴七寶紫金冠,耀日黃金龜背甲,西川蜀錦繡徵袍,藍田美玉玲瓏帶。
左懸金畫鐵胎弓,右帶鳳翎鈚子箭。足穿鷹嘴雲根靴,坐騎鐵脊銀鬃馬。錦雕鞍穩踏金鐙,紫絲韁牢絆山鞽。腰間掛劍驅番將,手內揮鞭同統大軍。
仗條渾鐵點鋼槍,殺到濃處,不時掣出腰間鐵簡,使的錚錚有聲,端的是有萬夫不當之勇。
這個也是尚書,同樣是兵部的,都非常給力,作為遼國最勇猛最具智謀的第一人,張清石打、花榮放箭、關勝力戰都拿不下,而且幾乎不佔下風。
武藝高當百人敵,最厲害的當然還是他的兵略,可當萬人敵,萬萬人敵,一個太乙渾天陣,打得宋軍損兵折將、一籌莫展、惶惶不可終日!
且看他水滸中的表現:
初次登場——兀顏光出場於《水滸傳》第八十五回:“宋公明夜度益津關,吳學究智取文安縣”某些文簡事繁本和其他罕見版本回目或有不同)。
書中講到遼國侵佔宋朝土地,宋江等梁山一百單八將受了宋朝招安,便被朝廷派去征討遼國,一路打下幾座城池。
燕京城裡,遼國歐陽侍郎向遼主耶律輝建議,招降梁山眾將:“宋江這夥,都是梁山泊英雄好漢。如今宋朝童子皇帝,被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四個賊臣弄權,嫉賢妒能,閉塞賢路,非親不進,非財不用,久後如何容的他們!
“論臣愚意,狼主可加官爵,重賜金帛,多賞輕裘肥馬。臣願為使臣,說他來降俺大遼國。狼主若得這夥軍馬來,覷中原如同反掌。臣不敢自專,乞狼主聖監不錯。”
狼主指遼主耶律輝,他聽罷,便表示贊成道:“你也說的是,你就為使臣,將帶一百八騎好馬,一百八疋好緞子,以及朕皇命一道,封宋江為鎮國大將軍,總領遼兵大元帥,賜與金一提,銀一秤,權當信物,教把眾頭目的姓名,都抄將來,盡數封他官爵。”
這時都統軍兀顏光從班部中出來,表示宋江一夥只是“草賊”,自己手下兵多將廣,可以將他們打敗,不必招安:
“宋江這一夥草賊,招安他做甚?放著奴婢手下,有二十八宿將軍,十一曜大將,有的是強兵猛將,怕不贏他?若是這夥蠻子不退呵,奴婢親自引兵去剿殺這廝。”
這裡說明兀顏光自視頗高,並且覺得遼國皇帝待宋江一夥草賊太過優厚!
遼主耶律輝道:“你便是了不得的好漢,如插翅大蟲,再添的這夥呵,你又加生兩翅。你且休得阻當。”
簡而言之,就是招安了梁山眾將,可令兀顏光如虎添翼,於是不贊成兀顏光的看法,還是招降了宋江等人。
遼主不聽兀顏之言,再有誰敢多言?這兀顏光都統軍只得作罷。直到宋江等假意接受遼國招降,以詐降之計佔領了霸州再次請纓——
當時歐陽侍郎等人被放回,遼國遼主耶律輝得知此事,大怒,要斬了獻招降之計的歐陽侍郎:
“都是你這奴婢佞臣,往來搬弄,折了朕的霸州緊要的城池,教朕燕京如何保守?快與我拿去斬了!”
班部中轉出兀顏統軍,此時,兀顏光出來阻止,聲稱自己佈下陣勢,就可以打敗宋軍,不必斬歐陽侍郎:“狼主勿憂,量這廝何須國主費力。奴婢自有個道理,且免斬歐陽侍郎。若是宋江知得,反被他恥笑。奴婢引起部下二十八宿將軍,十一曜大將,前去佈下陣勢,把這些蠻子,一鼓兒平收!……”
兀顏光與遼主說話時,一般自稱“奴婢”,極少自稱“臣”,副統軍賀重寶也是如此自稱。而其他遼國高層人士如皇弟耶律得重、右丞相太師褚堅,以及歐陽侍郎等,則自稱“臣”。
這裡,或許和滿清的親近臣子對上自稱奴才類似。就地位而言,兀顏光權力很大,可以指揮包括耶律得重在內的遼國皇族將領,必不低於自稱臣的這些人。
容與堂本中,甚至有“宋江前日擒王子,番將今朝捉李逵”這樣的詩句,詩中“王子”指的是兀顏光之子兀顏延壽,即把兀顏光視作了“王”級別的人。
要把宋江這些能征善戰的人,“一鼓兒平收”!好大的氣魄!
而兀顏光手下的副統軍賀重寶也提出,不必兀顏光動手,自己就可以用計消滅宋江兵馬:
“狼主不用憂心,奴婢自有個見識。常這道:‘殺雞焉用牛刀。’那裡消得正統軍自去,只賀某聊施小計,教這一夥蠻子,死無葬身之地!”
於是遼主派賀重寶前去迎敵,可惜他“小計不成”,先勝後敗,送了卿卿性命不說!幽州城又被宋軍佔領,遼主耶律輝感到形勢十分危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遼主升殿,會集文武番官:“即自宋江侵奪邊界,佔了朕四座大郡,早晚必來侵犯皇城,燕京難保。賀統軍弟兄三個已亡,汝等文武群臣,當國家多事之秋,如何處置?”
都統軍兀顏光第三次請求發兵,奏道:“狼主勿憂!前者奴婢累次只要自去領兵,往往被人阻擋,以致養成賊勢,成此大禍。伏乞親降聖旨,任臣選調軍馬,會合諸處軍,剋日興師,務要擒獲宋江等眾,恢復原奪城池。”
遼主終於同意,遂賜出明珠虎牌,金印聖旨,黃鉞白旄,朱轓皂蓋,盡付與兀顏統軍。更是直接言明:
“不問金枝玉葉,皇親國戚,不揀是何軍馬,並聽愛卿調遣。速便起兵,前徵進!”
這一次包括皇親國戚在內的任何兵將,都全權歸兀顏光調遣。
明珠,身份的象徵,如頂戴花翎一般;虎牌類似虎符,調兵遣將之用。金印,指舊時帝王或高階官員金質的印璽,相當於工作證明,也借指官職;聖旨相當於任命檔案。
黃鉞,鉞為古代兵器,青銅製,斧形,圓刃或平刃,安裝木柄,用以砍斫,行於夏代及西周。這裡是黃金製作的模型,相當於尚方寶劍!<ao,意思是古代的一種軍旗。竿頭以犛牛尾為飾,用以指揮全軍,出處《書·牧誓》。
黃鉞白旄是一個成語,比喻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