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張廣泗的軍隊就必須長途奔襲,一直趕到坎斯克來,才能與必勒格的軍隊合兵一處,共同消滅坎斯克的敵軍。
雖然兩萬人的軍隊拿下坎斯克的一萬幾千敵軍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攻城戰必然要比遭遇戰費時費力,不能夠確定需要幾天才能全勝。
而且獲勝後還要自坎斯克大老遠的趕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這兩下里耽誤的時間,足夠阿欽斯克方面過來的五萬俄軍對清軍的要塞進行合圍。
俄軍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武器彈藥必然十分充足。
有道是哀兵必勝,他們懷著對清軍滿腔的仇恨和怒火,一心要為死去的八千同胞復仇,士氣之高可想而知。
而且為了保住整個西伯利亞,保住俄羅斯帝國近八成的疆域,他們必然會不計任何代價的發起攻擊。
萬一宋顯峰那裡抵擋不住,而張廣泗與必勒格兩軍又不能及時回援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若是必勒格的軍隊行動過緩,那一萬俄軍已經和張廣泗的軍隊交上了火,必勒格可能還沒有拿下坎斯克。
張廣泗出兵奇襲,又不能過多的削弱要塞的防禦力量,所以他不可能攜帶重武器,而敵軍則有一百餘門重炮。
兩軍兵力相當,真交起火來,勝負殊難預料。
萬一被敵人重創了張廣泗所部,不僅會損失大量的兵力,更為可怕的是會使士氣嚴重受挫,還拿什麼來戰勝那五萬如狼似虎的俄軍?
所以張廣泗說這是兵行險招,最後一搏,那是一點也沒錯的。
必勒格自然十分清楚自己這差事的份量和身上所擔的干係,領兵出了要塞後,先是一路疾行,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坎河與葉尼塞河的交匯處。
進入坎河的河面後,他便稍稍放慢了行軍速度,將十個嚮導派出去了八個,分成四組前往坎斯克探聽訊息,並偵察沿途的情況。
每日裡焦急的盼著哨探的訊息,又怕暴露了自己大軍的行蹤,使突襲計劃功虧一簣,大冷的天,必勒格焦急得起了滿嘴火泡。
好在武榮林大軍在拿下了坎河與葉尼塞河交匯處俄軍的堡壘後,留下了一標隊伍在這裡駐守。
這支隊伍不僅擴大和加固了先前的堡壘,還每日派出人馬在方圓百里內巡邏,而且清軍攻入葉尼塞河的訊息早已經傳開,所以坎河上已經沒有什麼行人了。
這片區域內的俄軍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那裡,沒人留意這不起眼的坎河。
就這樣又走了三天,等到離坎斯克還有不到六十里的路程時,必勒格讓大軍停了下來,找到一個隱蔽些的河汊處紮下了營。
為保密起見,他冒著風險一反戰時紮營的常識,一個巡邏的兵士都沒有放出去。
只是在營地附近設定了大量的暗哨,並且讓兵士們睡覺時都槍不離身,時刻提防著敵軍來偷襲。
他還命出去哨探的人不得太過接近坎斯克要塞,只在坎斯克與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間的驛道上隱藏起來悄悄的觀察。
那一萬俄軍若是去攻擊清軍要塞,這裡是必經之路。
自打進入坎河兩百里後,他就命令軍中不得生火做飯,兵士們已經一連幾天沒吃上一口熱乎飯了。
儘管每頓飯都省著吃,隨軍帶著的乾糧和肉乾也已經快吃完了。
兩天之後,若再不能發起攻擊,要麼冒險生火做飯,要麼就只能讓大家捱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