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有他們府裡的奴僕人數最多,”乾隆接著道:“有一些是祖上從關外帶來的,有一些是入關以後擄來的或是買來的。”
“還有一些日子過不下去自己投奔來的,結果這些奴僕和奴僕成了家,生下來的孩子就成了家生子的奴才,依舊是奴籍。”
“於是這些人家中的奴僕就越來越多,新出的法令,讓他們的奴僕越來越少,他們能不恨得牙根兒癢癢?”
“只不過是看著宮裡的宮女都一年比一年少,又廢除了選秀制度,有我在這裡做出了樣子,他們敢怒不敢言罷了。”
“如今我要是把噶爾丹策零父子的妻妾丫頭都弄進了宮裡,那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臉?”
“既然州官放了火,就不能不讓百姓點燈,消滅奴僕,取締奴籍的計劃就前功盡棄了!”
“所以既不能把準噶爾的女人弄進宮裡來,也不能恢復選秀女,只能另想法子了。”
“既然你這麼說,”吳波道:“除了僱傭,沒有別的法子了。”
“對,我想的也是這個法子,”乾隆道:“這事跟別人不方便說。”
“那些人自己心裡對這事就是一百個不贊成,即使跟他們說了也不會上心去辦,還得交給你。”
“皇宮大內出去僱傭宮女可是破天荒的事,多少人等著看咱們的熱鬧呢,咱倆好好商量一下,一定要把這事辦得圓滿體面。”
吳波低頭想了一會,才道:“既是僱傭,就得完全按照僱傭的規矩來。”
“咱們拿出選人的標準,用工的年齡和期限,還有月例這些,然後再去民間招募。”
“月例就參照現在宮裡的宮女發放,”乾隆道:“年齡就選十三歲到十五歲之間的。”
“在宮裡幹三年,十七、八歲出去了正好嫁人。”
“好,”吳波道:“回頭我從內務府挑幾個有眼力的人,讓他們專門負責去選人。”
“選出來的人要進行三個月的習學,也就是咱們所說的上崗前的培訓,合格的才算是最終錄用。”
“還得在宮外找一處院子,不能太小了,至少也得能住下百十人,從宮裡挑幾個精奇嬤嬤專門負責教這些孩子們宮中的規矩、禮儀,還有怎樣做好差事這些。”
“宮裡有的是地方,為什麼要在宮外找?”乾隆問道。
“那不一樣,”吳波道:“習學這三個月期間,雙方都有權作出改變。”
“咱們發現哪個孩子不合適,學不出來,可以隨時讓她家裡人來接了家走。”
“人家要是覺得受不了這苦,挨不了這份兒累,也隨時可以提出不幹,咱也不能勉強人家。”
“不是要把這事辦得圓滿體面嗎?如果在宮裡教她們,滿後宮的人都看見呼拉拉的來了一大幫子人,結果三天兩頭走一個。”
“顯得咱們太不靠譜,容易讓人當成笑話來講。”
“在外面習學這三個月,經過考核過關的,雙方都願意,就簽了契約,那麼這三年期間,若沒有特殊的情形,就不能隨便辭工了。”
“到時候咱們帶進宮裡的人,個頂個的乖巧伶俐懂規矩,甭管什麼活,一干就能上手,這樣咱們臉面上才好看,是不是?”
“嗯,”乾隆讚許道:“還是你想得周全,就依你,還有呢?”
“還有就是得把有些話說在頭裡。”吳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