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沒人,沒刀,沒銀子!”
“但老子有槍!”
黑夜裡,徐勝的聲音堅硬得如同被窩裡的狙擊槍管。
趙貴抓住那隻小手槍,手指勾住扳機耍了個槍花兒,眼睛還湊攏槍管往裡面覷了一眼。
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是從他愛不釋手的樣子,就知道他是懂槍的。
“這手銃,你從哪兒搞來的?”趙貴問到。
“這你就別管了!”徐勝說到:“你摸一下槍管裡面,是不是有螺紋?三十丈內,指哪兒打哪兒!”
趙貴果真伸出小指頭去摸了一下。然後舉著手槍左瞄右瞄。
這年頭普遍使用的是火銃,像這樣的手銃也出現過,但是隻有那些從番島來的西洋人手裡有。
京師裡有個叫湯若望的西洋道士,手裡就有這麼一個類似的傢伙。
不過,趙貴覺得自己手裡面的這個,似乎比那個還要高階得多。
別的不說,光是槍管外面的拋光,就遠勝他見過的任何火器。
而且槍柄較重,裡面十之八九便是藥丸。這樣的構造,更不是那些還需要用通條的火銃可及!
細節,暴露了很多東西。
“射程真的有三十丈?”他懷疑地問了一下。
“我說的是三十丈內指哪兒打哪兒。要是不想打得這麼準的話,三百丈沒有問題。”
三百丈,也就一千多米。手槍的子彈倒的確是能夠飛這麼遠,但到了這個距離,殺傷力基本上也就沒有了。實際上,一百米外子彈的殺傷力就開始銳減了。
徐勝當然有吹牛的成分,但是對於從來沒有見過手槍的趙貴來說,的確是被唬住了。
“你應該也看得出來,藥子在槍柄裡,一共五發,可連續射擊!”
徐勝丟擲了又一個絕對尖端的優點。
大明此時已經有能連續射擊的火銃出現了。在流傳到後世的《軍器圖說》中,不但有了燧發槍,而且還有連珠火銃的記載。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多少人知道。
在此時大眾的認知裡,火銃就應該是裝一顆藥子開一槍的東西。
連續開槍?那還叫火銃嗎?
“五發子彈射完之後呢?”趙貴沉聲問到。
“換彈夾!”徐勝丟擲一個空彈夾,手又縮回到被窩裡。
趙貴接過來,無師自通地將彈夾給退了出來。
裝上,又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