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滅三大反皇之一的王慶,宋朝廷也付出慘烈的代價。首先穎州汝南節度使梅展、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戰死。團練使,指揮使級別的軍官死了十幾位。其次是普通軍卒前前後後共有七八萬人長眠。
最後是兩淮百姓流失嚴重,城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多有良田荒廢……,本來是富庶的兩淮地區,卻在這場戰爭之下,給多個州府帶來無形創傷。
宋朝廷赦免了那些普通百姓,好生安撫,州官赴任,縣令到位,一切恢復的如往常般並無甚波瀾。
王稟所部折損過半,戰後休整,收編兩萬多偽楚降軍。可半個月不到,朝廷方面派天使勒令繼續平叛。不得已,率領八萬大軍撲向就近的江南方臘。
江南戰場,張浚,趙譚率領的數萬邊軍為主力。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各率數萬人從多方位進攻。
方臘自從失去了潭州,杭州等幾座重要的城池就陷入被動。不過憑著深厚的底蘊,與朝廷軍隊鏖戰。可是王慶被消滅後,多出了王稟率八萬軍卒。
一下子就打破了雙方的平衡。
使得方臘集團在兵力上佔不到上風,陷入被動。可方臘在江南地區圖謀了十多年,摩尼教暗中發展遍佈各處。有群眾基礎,糧食等後勤方面不愁。
而且相隔甚遠,被梁山挖牆腳的也比較少。方臘麾下猛將如雲,如劍術大師包道乙
、太尉鄭彪。尚書王寅、鎮國大將軍厲天閏、護國大將軍司行方、國師寶光如來鄧元覺,飛龍將軍劉贇、御林護駕都教師賀從龍,還有江南十三驃等眾將領。
這兩年來又聚攏了30多萬兵力,總體實力遠非淮西王慶相比。即便朝廷有援軍來了,也不甘示弱地迎上。在長江流域附近廝殺或對峙,僵持不下。
而河東戰局也逐漸明朗化!
隨著朝廷又從西軍中調過來兩萬精銳投入戰場。北面田虎軍受到巨大的壓力,已經從針鋒相對到處在下風。若不是房學度詭計多端,鼓動百姓搖旗吶喊,或協助防守,否則防線真的會宣佈告破。
總之,田虎兵力被牽制牢牢控制住了,只等江南戰局分出勝負。數十萬大軍再揮師北上,剿滅田虎。
這是宋朝廷上下一致認為的!
可他們又哪裡想得到,一直低調行事的梁山迅速壯大。
王慶雖然死了一了百了,但他的遺產基本上都被梁山接收。尤其是人才方面,基本上沒有拋棄一個人。連即將被朝廷砍頭的劉敏劉智伯也被救上山。
就更別說看破了梁山謀劃,直奔抱犢山的李助等人。不光是多了十多位頗有能耐的將領,萬八千軍卒和三萬餘朝廷降兵,近五萬人,可是一股力量。
一股腦的全被丟到海外,倭國或是濟州島。多了這麼多將領和軍卒,加上抱犢山守備軍,新軍組建。
而海外高麗國內戰瀕臨結束,梁
山終於要摘桃子。
先是三月份,蕭嘉穗,朱武兩位軍師帶隊。二十萬大軍潛入高麗國,深夜對高麗邊軍發動奇襲。
一舉擊潰了數萬高麗精銳,並奪取了邊境千里長城。封鎖區域,圍追堵截,使得沒有一個人走脫,訊息始終不曾洩露。高麗國混戰方自然沒有察覺。
高麗國權臣李資謙請來親家拓俊京率領數萬精銳加入。不知天高地厚的妙清和尚帶隊迎擊,憑人多堅持下來。可隨著時間推移,越發吃力。直至拓俊京來了一招聲東擊西,派出小股部隊滲透,突然襲擊妙清軍大後方,前後夾擊,兵敗如山倒。
妙清和尚也被砍了腦袋,噩耗傳開,使得大為國慌亂。面對北面來的邊軍猛攻,節節敗退,江河日下。不過仍然頑強地堅持,與高麗國朝廷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