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進入七月份。
王進,不對,是趙將軍坐鎮華州城已經三天有餘。陸陸續續有大批糧食,物資送往少華山。城裡糧倉裡堆積的糧食如何運走也已經敲定並執行。
從華州到抱犢山的距離有四五百公里,山高路遠,走陸路運輸需要人手,消耗還多,肯定不合適。然而,走水路從潤河轉入洛水大概五十公里,再直達到抱犢山附近,加起來三百多公里,又快又穩。
日夜航行,一來一回頂多四天的時間。
走水路最好的辦法,王進想到就做,少華山幾個月來收購的二十多艘魛漁船派上用場,儘管加起來運載量還不如萬石,卻可以驗證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兩天前,滿載糧食的魛魚船,抵達抱犢山確定可行。昨天就返回信鴿通報,目前已經處在返航途中,
除此之外,劉太守得到他的默許,利用職務之便。甩出減免商稅草案,鼓動商隊運送著糧食從陸路或者水路,運送指定地點,等待抱犢山人員接收。
另外以官方的名義,排程官船,挪用本城富戶私人船隊。全部都停靠在附近的潤河接送糧食運走。猶如周扒皮似的打著犒勞城外訓練軍隊的名義。理直氣壯地向富戶伸爪,不是要錢糧就是要酒肉。
城裡的富戶氣得是咬牙切齒,面對凶神惡煞的衙役們。只能忍著肉痛給,背地裡大罵劉胖子不是人。
相比財主鬱悶,華州城裡的百姓就比較
開心嘍!以前那些不合理的苛捐雜稅免除不說,只要幫忙扛糧食裝車,或是護送到潤河畔。便有豐富的酬勞,幹一天活,三頓管飽,還能領六十斤,半石米麵。
基本上人人都讚揚趙將軍的慷慨。
有識之士早就發現有問題,官府哪有這麼辦事的?只是窮苦百姓遇到這種好事,默契的不去多想。接收官府的安排,搬運糧食或者隨隊收割稻穀。官府減免租子,城裡城外洋溢著一股豐收的喜悅!
當然,本城有不少人被抓上山是瞞不了的。城裡不少人來官府覓子尋爺,詢問他們的家人去了哪裡。
對於這點,王進讓人在外面張貼告示。
華州城禁軍,廂軍素質太差,接受長途拉練三天。這也不是絕對,回來後會立馬通知前往城外軍營。陸陸續續有人回到城外訓練,也就沒人疑慮。
其實這些人已經被山寨的氛圍感染,選擇投身山寨,不願落草為寇的頑固分子,也答應配合演戲。
唯獨只有那些出身世家的軍官不見了蹤影。這更是讓華州城的世家大族起了疑心,預感到危機降臨。
華州城,有了一派新氣象。
王進坐鎮指揮,那些青壯幹活很賣力,街道打掃得乾乾淨淨,小商小販也被畫好區域,整整齊齊。隨處可見的告示牌,牆壁上有紅字書寫的標語。“華州城人民歡迎您”之類的條幅橫在高層建築上,
用一種耳目一新的城市來迎接轉運使。要
比以往那種敲鑼打鼓放鞭炮,率領城中官吏,富戶好得多。不用鋪張浪費,還避免這些蛀蟲走漏訊息。
可謂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好,好啊,這個主意好啊!”劉榮拍掌狂拍馬屁。
城裡的地頭蛇就更是坐立難安,預感到華州變了天。
黃昏時分,城中勢力首腦齊聚劉家。
只是這些人無兵又無法跟外界聯絡,最後根本就沒有辦法。除了背後說說劉胖子的壞話,抱怨趙將軍也不是好鳥外。一通牢騷也沒有商量最好的辦法。只是相互約定伺機而動。便從後門悄然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