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克上尉等人一直呆在跳傘崖上,除了教跳傘之外幾乎與八路軍空降部隊處於隔絕狀態,因此也就無從得知八路軍的訓練情況。
德里克上尉常常出於好奇心……其實也不是好奇心,而是德里克上尉急著想知道八路軍用什麼樣的方式訓練傘兵,然後把他們比下去。
但八路軍有很強的組織性紀律性,再加上王學新下個命令要對訓練情況進行保密,因此從上到下人人都對訓練隻字不提。
德里克上尉一旦說到有關跳傘訓練之外的事,戰士們馬上就閉嘴不說話,要不就笑著打了個哈哈,或者就回答:“也就那樣,都差不多!”
這讓德里克上尉很惱火。
有一天他在跳傘訓練結束後,專門帶著教官們下山,說是散散心,其實是想看看空降部隊的訓練情況。
德里克上尉的動作又怎麼能瞞得過王學新的眼睛,這群教官的警衛員都是王學新給安排的,警衛員除了保護這些教官的安全外另一個職責就是監視他們不要讓他們亂跑。
所以德里克等人下山的訊息第一時間就傳到王學新這裡。
王學新只是笑了笑,德里克上尉的用心註定很難實現,因為如果沒有王學新的同意,他們甚至連空降團的軍營都進不了。
不過這時王學新就考慮到一個問題:
如果讓鷹醬掌握空降作戰,對華夏是有好處還是有壞處?
從直觀上考慮,肯定是讓鷹醬越遲掌握這個本領越好,因為幾年後華夏與鷹醬就會在志願軍戰場上交手,對於這個潛在的敵人,教會他們越多就意味著自己的損失越大。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志願軍戰場上鷹醬從始至終都沒有大規模使用過空降兵。
原因無它,那邊戰場到處都是山地,根本就不適合傘降……傘降對地形要求很高,山地及叢林對空降兵而言幾乎就死地。
因為傘兵很難在崎嶇不平的山地上降落而不受傷。
懸崖、樹木、石頭、野藤……都足以致傘兵於死地,甚至就是一個不是很陡的斜坡都會讓傘兵負傷。
另一方面,山地不適合傘兵聚集。
因為在傘降時明明很集中,兩隊傘兵僅僅只有一百米的直線距離,卻很有可能降落在兩座高地上,於是實際集中在一起很可能是一整天或者永遠也無法集中。
這樣的結果,就是傘兵空降後無法形成戰鬥力,很容易被敵人分割包圍接著各個殲滅。
因此,王學新其實不需要擔心空降戰術被用在志願軍戰場的問題。
也就是基本沒有“弊”。
但是有“利”嗎?
王學新手指輕敲桌面,在一聲聲“剋剋”的響聲中進入深思:
就像之前所說的,鷹醬很少在太平洋戰場上針對鬼子實施空降作戰。
但鷹醬不用空降作戰,何嘗不是因為在西西里島空降作戰失敗從而打擊了其對空降作戰的信心?
之後鷹醬組建101空降師就小心多了,這支部隊訓練了大概兩年的時間才投入到諾曼底作戰。
如果王學新能改變這個形式,也就是讓鷹醬在西西里島成功實施傘降並讓鷹醬第82空降師在登陸作戰中發揮很大的作用,那是不是說鷹醬在太平洋戰場上針對鬼子的作戰也不需要用炮彈去炸幾天幾夜,而可以用更快、更高效的方式奪取島嶼了?
王學新是希望鷹醬在太平洋奪島戰上進行得更順利的。
因為自從鬼子中途島海戰失敗後,鬼子海軍基本不敢與鷹醬正面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