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志民看了看周元凱,問:“很多種方法攔截?你說說看……”
“比如地面防空部隊!”周元凱說:“用高射機槍和高射炮……”
陳松勇打斷了周元凱的話:“周隊長,高射機槍和高射炮的攔截效率太低了,它們打飛機那麼大的目標都有難度,何況是‘高火’那麼小的目標!”
周元凱搖著頭說道:“陳參謀,咱們要考慮一點:‘高火’雖然目標小不容易瞄準,但是一來它的速度慢, 二來它不會機動躲避,三來它沒有裝甲很脆弱,隨便一點衝擊或是彈片都能將它打碎或故障墜毀!”
聽到這眾人就沒有聲音了。
接著周元凱又補充道:“最致命的缺陷,其實還是‘高火’是設定好的高度。當‘高火’發射出去後,除了爬升階段高度有變化,之後大多時間都穩定在七百米到九百米的高度上,而且一旦到達這高度後就不會改變, 它會一直保持這高度直到飛到目標上空, 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見周圍的戰士們一臉茫然, 周元凱就揭曉了答案:“敵人的飛機的確不能攔截‘高火’,但卻可以偵察。他們的飛行員一旦偵察到了我軍的‘高火’,馬上就可以由飛機上的氣壓高度計知道‘高火’的準確高度。然後把這高度資料以及彈道方向通知給高炮部隊……”
說到這,所有人就都明白了。
王學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周元凱是個飛機行員,他考慮問題的角度與別人不一樣,他一天到晚思考的都是怎麼飛怎麼躲避敵人的防空部隊等等,此時就把這習慣代入到‘高火’中去了。
從這方面說,王學新選擇讓周元凱當“高火”部隊的隊長是相當明智的選擇。
和志民這時也明白過來,他快速的在筆記本上畫了幾條線計算一下,然後就說道:“如果以三十公里計算,‘高火’需要飛行六分鐘,其中有四分半左右是在同一高度飛行, 按周隊長的說法, 敵人防空部隊可能在這期間獲得‘高火’的資料然後提前做好準備……”
蘇教授問了聲:“鬼子的反應有這麼快嗎?四分半,這期間還包括飛行員的偵察、通訊等等。”
王學新說:“鬼子不需要有這麼快的反應,他們只需要高射炮的射程夠遠。”
和志民一愣, 然後就明白了。
射程夠遠,就意味著高射炮不需要機動就能打到“高火”的機率更大, 而“高火”的飛行高度只有七百多米……這給鬼子高射炮很大的攔截空間。
尤其大口徑高射炮,其炮彈是事先調好的延時引信。
這如果是打高速飛行的飛機,高射炮命中的機率的確不大。
因為飛機不僅飛得快而且只要飛行員願意,隨時隨刻都能改變飛行軌跡和飛行高度。
這使高炮的延時引信很難設定,即便當時設定準確了,炮彈發射的過程中目標的軌跡和高度又發生了變化,這使高炮打飛機十分困難。
這也是近炸引信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高炮如果有了近炸引信,就不需要調延時引信,它會自動在距離目標最近的位置引爆,從而使命中率大增。
現在,鬼子雖然沒有近炸引信,但“高火”全程都是以不變的高度不變的軌跡飛行,這不就相當於鬼子有了近炸引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