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名叫晏晏已經在北璇聖地的祖師堂內擁有一席之地的少年人揹負著一隻巨大的劍匣,不再刻意壓制體內劍意的他周身劍意纏繞,竟然隱隱間形成了一座極小的“無法之地”。
而且在其背後劍匣中被自家老祖以玄妙的手段封禁陳列的名劍被晏晏劍意牽引,在劍匣內發出陣陣清澈的劍鳴之聲。
這陣陣響徹雲海的劍鳴落在了那些個以掌觀山河的手段神通打量著晏晏的劍峰峰主耳中,幾乎所有人都是讚歎不已。
在感慨聖地老祖後繼有人衣缽得以傳承之外還會豔羨這位後輩晚生天賦異稟,劍心純粹透徹大道可期。
晏晏自然知道自己弄出這麼大的動靜肯定會引來那些劍峰峰主們的窺探,若是換作平時他現在已經御劍下雲海了,可現在他急於趕路已經顧不得這些瑣碎小事了。
“二哥,等我。”晏晏喃喃自語道。
說完他右腳腳尖輕點長劍,左手捏作劍訣。
剎那間長劍如虹短短瞬息之間便掠過十數座劍峰。
從地面抬頭望去,天幕之上的雲海就如同被人以蠻橫的手段撕裂開來一來,但凡那日見到這一幕的人皆是震驚不已。
“兩岸”雲海翻騰起伏宛若亂石拍空,可獨獨中間那一線之長不見半點雲朵,空淨湛藍天幕可見。
等到晏晏將要離開北璇聖地的疆域之時,本就沒有舒展開來的眉頭又擰在了一起,因為他在前方天幕處見到了那道熟悉的身影。
那位身形略微佝僂的白袍老人就靜靜地站在那裡,仿若已經等待自己多時了。
晏晏本想調轉導向想要從側面繞過去,但他發現無論他怎樣改變腳下長劍的方向,那位老人始終就現在自己身前不遠處,笑眯眯地望著自己。
被迫無奈的晏晏只得停下長劍,御劍而立,緊盯著那位長眉及肩的老人,無奈地說道:“師父,你就讓開吧。”
晏晏的師父原本是北璇聖地的現任掌門人,距離那輪迴境也只有一線之隔。
曾經有傳言說是“洪荒古陸輪迴境之下的一品的歸真境,而大帝之下的的第一人是則是北璇聖地的掌門人聞仲”。
當然這傳言其實也引來了不小的爭議,畢竟因為年紀的原因聞仲沒有登上那座號稱“攬盡天下奇英才”的琅琊榜。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驪山長城那位統帥赤甲鑲龍軍的無涯。
這兩人孰強孰弱山上修士一直眾說紛紜,有說聞仲勝過無涯一籌的,也有說無涯壓過聞仲一頭的,甚至也有人說他們實力旗鼓相當難分高下的。
當時這個話題曾經熱極一時,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且因為這兩位當事人都沒有出面表過態,所以這樁非議極大的話題也慢慢就沒人再提及了。
但晏晏是掌門嫡傳在北璇聖地卻是不爭的事實。
但這樁本來沒有任何爭議的事實在狩春之獵結束後晏晏返回北璇聖地卻變得模糊起來。
因為當年開創北璇聖地後那幾位老祖便閉死關準備破境為帝,可數百年的光陰過去了,一直都沒有動靜傳出。
有不少聖地中人以為那幾位閉死關的老祖已經兵解轉世了。
但就在前不久,當年其中一位閉死關的老祖卻在某天入暮之時悄無聲息地走出了塵封數百年的洞府。
等到所有人反應過來時,那位長眉老祖已經在祖師堂宣佈,晏晏是他的關門弟子,而掌門聞仲在此之前則是一直代師收徒代師授業。
當日峰頂祖師堂內雖然明面上風平浪靜,但在座的各位峰主心湖中皆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晏晏是長眉老祖的關門弟子?掌門聞仲也是長眉老祖的嫡傳弟子?為何這種事從未聽掌門提起過?
那聞仲先前所在峰的峰主又與端坐在祖師堂主位的上的這位白袍老人是什麼關係?
只是這一些心中的疑問註定是得不到答案了。
沒人會開口問,也沒人敢開口問。
因為祖師堂內主位上那位眉目慈祥的老人是位貨真價實的輪迴境大帝強者。
所以也就是從那日起,原本是師徒關係的聞仲與晏晏兩人在眾人的驚愕當中變成了師兄師弟的微妙關係。
而心思單純的晏晏仿若也並未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在接受了這個從天而降的師父後依舊是每天下山買酒上山練劍。
只是劍心愈加純粹,劍術境界更是一日千里。
所以聖地當中有人說是老祖身教的緣故,也有弟子認為是晏晏本身天資聰穎的原因,甚至還有人猜測是作為掌門師兄的聞仲傳功於他。
但這一切僅僅只是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