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長城。
整座長城都處在一股極為凝重的肅殺氛圍當中,城頭上的眾將士神情凝重,仿若隨時都會有大戰發生。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因為根據那支傷亡極重的紅鸞騎軍冒死帶回來的戰信,那座函谷兵鎮的巫族大軍幾近是傾巢而出,正在朝長城這邊奔襲而來。
聽說為了將這一訊息傳遞迴長城,紅鸞軍的統領黃庭一人斷後,至今生死未卜。
所以自從那道軍令從長城內的將軍府中傳出以後,整座長城雖然還沒有點燃烽火臺,但守城的將士已經嚴陣以待,而且各族駐守長城的強者先後登上城頭,遠眺西地。
甚至在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情勢之下,斂兵鎮地數十位造化境強者透過那座傳送法陣紛紛奔向城頭。
短短半個時辰整座驪山長城上空的肅殺之氣就又凝重了幾分。
城內那座將軍府議事堂中。
身為上將軍的吳起坐在主位之上,右手邊的那張座椅上暫且空置著,這張座椅上原本該坐著的是赤甲鑲龍軍的統帥無涯老前輩。
再往下是一身白衣劍眉星目面容俊朗的青年男子。
他之所以能夠坐在這個位置不是因為他的年紀而是因為他叫做白涼。
是那支在長城上只聽調不聽宣的白袍祁師名義上的統帥。
吳起的左手邊坐著的是一位白髮蒼蒼卻紅光滿面精神矍鑠的披甲老人。
這位身上散發出來的殺意極重甚至能夠讓白涼都略感不適的老人之所以能夠坐在吳起的左手邊,其位置能夠與無涯老前輩相當,是因為那號稱有數百萬之眾的大秦虎師的眾將士都要尊稱他一聲老將軍。
這位老人姓仲名秋,是大秦虎師現任的大將軍。
其軍旅生涯滿打滿算已經有七八百年的光景了,是在長城上除了無涯老前輩以及上將軍吳起之外威望最高的人。
已經離開長城“自立門戶”的姬青雲自然不包括在內。
早些年間那時候的姬青雲還沒有離開長城但卻已經初露鋒芒,這位在長城上見識過極多將星升起的老將軍在酒後拍著桌子笑罵一句“他孃的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姬青雲那小子是打算把老夫我給拍到沙灘上啊”。
不過在姬青雲離開長城之時最為不捨的也是這位老人,因為好不容易有個入他眼的後輩就這麼離開了長城,說不傷心那是假的。
可這也比不妨礙姬青雲每當回到長城時都會帶上幾罈陳年佳釀與這位老人喝個不醉不歸。
在老人的左手邊依次往下坐著的就是大秦虎師合個兵團的統帥將領。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一來長城上赤甲鑲龍軍加上白袍祁師以及大秦虎師三支大軍就數大秦虎師的人數最多,所以統軍將領相應也是最多的。
二來就是此次出事的也是大秦虎師青鳥軍團統帥紅鸞軍的黃庭,所以大秦虎師萬夫長以上的統帥於情於理都該參加這次的議事。
“想必諸位都清楚此次議事的目的。”上將軍吳起看到眾人紛紛落座以後,沒有多餘的解釋,直截了當地開口說道。
“按照紅鸞副將參商帶回來的訊息,現在函谷兵鎮數十萬大軍已經傾巢而出劍指我長城。”吳起神色威壓,問道:“各位心中可有對策?”
(本章未完,請翻頁)
此話一出,本就安靜的議事堂變得更加悄寂無聲。
白涼神情古怪地看了上將軍一眼,沒有開口。
三支大軍統帥當中就屬他年歲最小輩分最低,怎樣都輪不到他先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