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王自用的苦日子還沒結束,從此後,他被張鳳儀一敗再敗。
這麼說便是告訴人們,張鳳儀和起義軍的樑子還沒完。
張鳳儀與馬祥麟成婚後,不久夫妻二人便一同掛印出徵,兩人暴揍了二代賊頭王自用數年之久。
可以說作為起義軍的第二代盟主,如果不是被張鳳儀和祥驎公屢次凌虐和削弱,從而麾下隊伍根本無法得到發展,那麼他的名頭肯定要比高迎祥更為響亮。
就是因為和王嘉胤一樣,遇到了張鳳儀這個人生中的剋星,結果後世只知高迎祥、李自成,竟然大多都沒聽說過有起義軍二代盟主王自用這麼個人物的存在。
崇禎皇帝一生提詩只有五首,有四首是贈予上柱國秦良玉的。
而這四首詩都是在崇禎三年寫的。
其實除了女偉人,崇禎在登基四年後還親自動筆書寫了一塊匾額,並賜給了霍氏和張鳳儀,匾額上書“燕桂傳芳”。
張家不禁有張銓和張鳳儀父女為大明英烈,張銓還有一子,名張道濬,同父親張銓一樣,死於抗擊清軍的戰場。
張鳳儀,祖父和父親兩代都是兵部尚書,哥哥張道濬為都指揮僉事。
而張鳳儀本人更是極為驍勇善戰,三戰竇莊,力敵起義軍十六萬大軍,可見一斑。
與馬祥麟婚後,夫妻二人為大明披肝瀝膽,沙場之上可謂是縱橫睥睨,幾乎續寫了馬千乘和秦良玉夫妻雙雙上陣的一代佳話,而且說起來他們夫妻的故事比秦良玉夫妻的故事更為悲壯悽美。
數年後,起義軍波及到了華中和西北數省,崇禎不得已四處分兵,張鳳儀也因此和馬祥麟分兵剿匪。
她自己則一直疲於征戰,最後僅率五百騎兵孤軍深入敵群,被王自用設伏,鳳隕侯家莊。
再說張鳳儀犧牲後數年,在湖廣襄陽,秦良玉唯一的兒子馬祥麟面對百倍的大西軍血戰身死。
而馬祥麟犧牲前給母親的那封絕筆信,更是令人讀後無不扼腕垂淚。
信中馬祥麟說:“兒發誓要與襄陽城共存亡,望母親大人不要掛念兒子的生死。”
而作為馬祥麟的親生母親,秦良玉接到兒子的絕筆信後卻沒有落一滴眼淚,反而是回信鼓勵自己的兒子就應該這麼做。
“好好,真吾兒。”
做得對,這才是我秦良玉的兒子!
英雄的家教,自然沒有什麼私心雜念,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便是。
而秦良玉這次踏上的貴州的土地,是她唯一的弟弟秦民屏將星隕落的地方,秦民屏數年前犧牲於平叛奢崇明的餘部的戰鬥。
秦民屏的犧牲,是因為貴州巡撫,號稱三臺閣名將之一,人稱王大將軍的王三善怯戰先逃,丟下了秦民屏的人馬。
王三善死後也是諡號忠烈公的,卻是在這一戰中很不光彩。
然而秦民屏在王三善撤退後沒有同樣撤退,他仍獨自率領四千石柱軍孤軍一路攻擊前進。
在大方大破叛軍,又打了多次勝仗,原本這是個大好的結局,起義軍潰敗,英雄凱旋。
卻是沒想到他在凱旋而歸的時候中了叛軍的埋伏,犧牲後卻僅僅被追贈為都督同知,逃兵王三善死後還有個諡號呢,可是秦民屏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