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這次不是參加開國大典的,來王家是順路,他是被天浪邀請去隔壁超度唸經的。
天浪把隔壁的義莊給拆了,要重新建一座和大舅哥比鄰而居的院子,當然了,主要是為了避開舅哥的視線,跳牆見老婆方便。
拆掉的義莊呢,就需要有和尚給可能不願離散的亡魂唸經文超度,這便請了弘智大師這個半吊子和尚。
半吊子和尚佛法還挺無邊的,畢竟人家是大學問家,無論是做黑社會還是做出家人都幹什麼像什麼。
大師正念著經呢,耳朵一動,隔壁有佛跳牆的香味飄來,於是大師就跳牆了。
王夫之見到方以智便是調侃道:“古話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一句。若當真事不可為,妹婿不如和為兄一起,步對面的這位弘智大師後塵,出家也不失司君子的好歸宿啊,皇上以為呢?”
意思就是說與清軍對抗失敗,大不了就出嫁當和尚唄,和方禿驢一樣。
可天浪一聽便觸電般躲開王夫之好遠,謹慎道:“別讓你妹妹聽到,否則連我也被你牽連,出什麼家呀,若是咱倆都出嫁了,你把妹妹放心託付於誰?實話說,朕可是不放心將芊芊託付給任何人,包括舅兄你。”
面對來客,一個皇帝一個鴻儒,很沒形象地嘻嘻哈哈,完全無視了蹭吃蹭喝的方以智。
方以智年紀不到40歲,面容清瘦卻鼻直口方,面板黝黑,兩條劍眉更是又濃又黑,一雙眼睛吐露一股正氣,一席僧袍看似與世無爭,卻又神采奕奕。
天浪和王夫之扯會蛋,方以智依舊老僧入定,不動如山,天浪也是故意試試他,這時口中終於禁不住讚歎了一聲:“好個大和尚!”
天浪向對面的弘智大師拱了拱手,一臉鄭重,“佛門的清規與儒家的修身本就沒什麼區別,都是修己渡人,弘智大師的氣派確實也令朕心生神往啊。
若不是大師被朕請動,來超度亡魂,便是該每日梵音纏繞、晨鐘暮鼓的聊度餘生,實乃如舅兄所說的,是君子的好歸宿。”
天浪說請他念經是大師出山入塵世的理由,不過是人多眼雜,暗指是天浪請他出山坐鎮洪門,是在向方以智稱謝。
方以智淡笑,“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罷了。”
剛剛還在扯淡,這會兒三人又打起了機鋒。
王夫之提出了夫子立身之道,僧人則對以孟子的大義之門,天浪不置可否。
幾句話後,四個人一起點頭,只不過高必正的點頭完全是為了配合環境,還有他覺得自己能同面前的兩位大學者同臺對話,並獲得些認可,真的是很帥。
其實呢,他啥也沒說,只說了自己被高桂英欺負的事情。
不過他對博學的鴻儒一直都很嚮往,只可惜自己是個白丁,但是配合配合天浪三人,故作下深沉還是挺有趣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