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神烈山,即使有護城河,其實際意義也不大。
當這些人當中,只有天浪最清楚後來和太平門有關的歷史,那便是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後,是在太平門外修建了一處城堡,用以彌補這裡的防禦漏洞,而當這座城堡被九帥曾國荃攻破後,南京城的陷落也就進入了倒計時。
也就是說,看出太平門是整個內城的防禦弱點的,不止是朱天浪,還有盧象升的學生曾國藩啊。
天浪最後有說了一些兒關於南京的堪輿,他先是問眾人說,鐘山於平原凸出百丈,有如華蓋,分明可以結帝王之穴,為何王朝不能久遠?
又自問自答告訴眾人說,“這裡除了填塞燕雀湖斷了鐘山地脈外,還有一個大大的問題,那便是這個華蓋到底能不能罩得住南京,以便使鐘山和合長江巨龍之氣。”
前面的話歸結起來,所謂風水都是意有所指,天浪似乎只是為了說明太平門不堪一擊,目的在於提振大軍士氣。
接下來的話,便不能不引起洪承疇和堵胤錫的重視了,他們都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
天浪話裡透露的,認為南京城能否真的平抑得住長江的巨龍氣脈,這才是南京能否成為帝都的最大關鍵問題。
散會後,堵胤錫攔住洪承疇,神色複雜地問道:“洪大人,皇上說南京的風水有問題,是否是也想讓我等把他的傳話給眾多朝臣聽?”
堵胤錫當然知道天浪是要讓他傳話,他問洪承疇,便是要確定洪承疇會不會按照天浪的意思做,深究便是洪承疇到底支不支援。
支援什麼?
當然是支援天浪要把都城最終定在哪裡的態度了。
天浪廢了這麼多口水,他們以為是講故事那便輸了,皇上是提前定調子,告訴朝臣自己不打算最終把都城定在南京。
那些東林黨人的籍貫大多是南直隸和浙江一帶,他們肯定希望都城定在南京,離著近方便很多事情啊,可天浪卻早早堵住了他們的嘴巴。
再說東郭城的清軍主將張大猷的5300清軍吧,此時張大猷他們正沿著大路走在神烈山腳下,而作為明軍預備隊的石柱軍很快便發現這外郭城三門清軍的異動。
神烈山上,秦拱明也正在一處山峰上向下觀看著郭城各處的戰況,呼聽遠處有人跑來,邊跑邊對他說:“秦將軍,郭城的觀音門、堯化門、仙鶴門三處清軍正在集結,看樣子是準備向內城撤退了,我軍是否阻擊?”
石柱軍的一名哨探發現敵情後迅速向指揮使秦拱明稟報,秦拱明又仔細的觀察了一下哨探所說的方向,卻並沒有馬上下令對這些清軍進行阻擊,他站在那裡想了想,而後神態慵懶地說道:
“神烈山的防禦更為重要,這支敵軍的數量很多,我們難以分身,本將軍也懶得過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