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需要和你們一群反賊流寇比慘嗎?
生為華夏最古老的將門,成仁取義是我等本分,我兒祥驎亦是如此。
至於你們這群流寇,霍亂國家,以至於讓韃擄趁虛而入。
欺騙百姓說什麼‘闖王來了不納糧’,亦不過是慨他人之康的鬼把戲。
其實你們全都是一群吃人肉喝人血的惡魔。
既然已經把靈魂賣給了惡魔,那麼你們的悽慘下場,本督只能說一句,活該如此,你們全都該死。”
秦良玉似乎想要激怒孫可望,然而孫可望根本不敢發怒。
他驀然轉移話題,一臉諂笑說道:
“沒錯,我們早就該死,若是不造反,當年也早都餓死了。
只是像祥驎公這樣的國之棟樑,實在不該死在我等一般宵小的刀下。
義父八大王,一直也對祥驎公是即敬仰又忌憚的,襄陽一戰,義父實是沒打算殺了祥驎公。
原本義父是派人到城下同祥驎公說過的,他要放開包圍讓祥驎公突圍的,奈何祥驎公非要與襄陽共存亡啊,我們有什麼辦法?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我們也很不不懂,祥驎公為什麼就不願意突圍呢?”
孫可望這句話還真不是在誆騙秦良玉,張獻忠當時真的對馬祥麟說過這番話。
只是秦良玉聽到孫可望的敘述就像聽到了孩童說的笑話一樣。
“呵呵,孫可望,你也太高看那個被你認賊作父的張獻忠了,也太高看你大西軍。
你說襄陽之戰,是張獻忠要放我兒一馬,而我兒不肯。
可你平心而論,你,或是張獻忠,配對我兒祥驎說出這番話嗎?
張獻忠說得慷慨,好似我兒不識趣。
可我兒祥驎人稱明軍之中的趙子龍,小馬超。
當年渾河大戰,面對十萬滿蒙八旗的包圍,連努爾哈赤那個老敵酋和八貝勒全力一戰之下都沒能留下我兒,只留下了他的一隻眼。
就憑你們大西軍,也好意思說要放我兒一馬?
你們太滑稽了。”
秦良玉的話,說中了孫可望和襄陽大戰之時張獻忠心中的痛楚。
張獻忠恨馬祥麟還來不及呢,如果不是馬祥麟若想突圍他根本攔不住,張獻忠哪能那麼大方,揚言放馬祥麟一馬?
以明末來說,除了眼前的大明太保,中軍都督可謂俯瞰眾生之外,若論大明武將誰最勇猛無敵,馬祥麟若說第二,連盧象升和曹變蛟這些沙場上有進無退的猛將都得往後排。
人稱馬祥麟為小馬超和趙子龍,可見他有多麼強悍的武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