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愛的便是如那個留下這句遺言,篤行了‘國雖無道至死不變的男人一般。’
她和他一樣,他們的兒子也和他們一樣,最嚮往‘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的世界,然而他們都不曾享受過天空海闊的自由和高遠。
如今一家人,終於可以如清爽的風在山間,如古城陽光般溫暖,與家人共,花謝花開,直到永遠。
花間靈犀採,松下聽萬籟。
此番春秋最自在。
蓮峰雲天外,故人猶待。
紅衣踏雪來,入夢幾載?
祭酒一罈高粱紅,追思:
大明上柱國,光祿大夫,鎮守四川等處地方提督漢土官兵總兵官,掛鎮東將軍印,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忠貞侯——馬門秦氏貞素。
在帶著秦良玉的棺槨率西路軍返回廣西的路上,天空一直下著冬雨。
沒有最後兵發武昌,拿下清軍在湖廣的最後防線並不遺憾,戰爭和許多事情一樣,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
女軍神在最後發起總攻之前離世,西路軍本身便是一支奇兵,兵力不足以支撐連續的鏖戰。
軍心因主將薨逝而不穩,許多人都萬分悲痛。
在做出撤退還是繼續進攻前,天浪手中又彙集有大量情報顯示,吳三桂已經率數萬關寧軍從四川順江而下,進駐武昌城。
這讓天浪明白了,明軍進攻武昌的時機已經失去。
於是在李定國和李錦攻克了嶽州後,天浪便率石柱軍和錦衣衛搬師回廣西了。
留下侯性的廣西軍鎮守洞庭湖以西,李錦鎮守嶽州,李定國鎮守長沙。
在搬師的路上,氣氛一直都是比較消沉的,失去戰機並不算什麼,可大明失去了最後一位軍神,這是再也不能彌補的沉痛。
冬雨在追著這支抬著女軍神棺槨行軍的隊伍下,冷風入骨,雨水浸透了戰士們的綿甲,打溼了天浪披在身上的披風。
失去主人的桃花馬在途中倒下了,連天浪的坐騎也因為失去了它的夥伴而和夥伴一樣,不怎麼進食了。
這似乎是一個危險的訊號,軍神雖然不在了,可這場仗畢竟是取得了完勝。
他們是在凱旋,不應該在凱旋的路上伴隨著哀婉的旋律。
於是天浪便不斷用各種方法鼓勵士氣,犒賞三軍,晉封將士。
搬師的路沒有走完,天浪的努力也一直持續。
效果是有的,將士們的情緒在一點點走高,這條回家的路也將要走完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