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和釣魚一樣,傻胖頭嘗過兩次甜頭,第三次賀世賢終於咬鉤了。
皇太極命副將雅松率二百人做為魚餌,順帶著偵查白塔堡的敵情。
明軍見到金軍才來這麼點兒人,立刻就抖起來了,發兵猛追猛打,然後就把這二百人一直追殺到了皇太極的金軍大營。
結果呢,大營裡的是人家左翼正白、鑲黃、正藍和鑲白四個旗的大軍。
追狼崽兒追進了狼窩,結果被群狼呲著牙衝出來反追反咬,這是圖的什麼?
圖著讓畫面更為喜感嗎?
你說這是誘殲與反誘殲吧,明軍從金軍大營裡跑回來,皇太極在後面追,也同樣追到了明軍大營。
三大總兵早已擺好軍陣準備收網,結果他們釣到的是一條鯊魚。
這場仗是這麼大的,三總兵嚴陣以待,說著:預備,準備接敵,準備,準備...在準備,開戰!
啊不行,打不過,快跑!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明軍軍陣就這麼被人連連衝破,三總兵見勢不妙磨頭便跑,又被皇太極和左翼四旗追殺出四十餘里方罷。
四十餘里是啥概念?是跑一半馬拉松的距離。
簡直是長腿健將啊,這才是精銳,四萬精銳!
這一戰,三總兵被打得灰頭土臉,損兵數千,而皇太極回到瀋陽城您猜他是對努爾哈赤怎麼說的?
他說遼東明軍的裝備實在是太好了,比南軍強的不是一星半點兒啊。
但從盔甲上說,遼東明軍全部裝備重甲。
據《滿文老檔》記載,是役,皇太極雖衝破了三總兵四萬明軍組成的軍陣,可明軍盔甲‘其厚如許,刀槍不入’,金兵刀槍砍起來廢了老大的勁兒,這才殺了幾千人而已。
聽到了沒,人家還嫌殺人殺少了,這可是大明百年間拿如山的金銀堆積出來的強軍啊,竟然最值得誇口的就是一副烏龜殼兒。
可若是裝備差的話,沒準兒就被團滅了,不是更糟?
但就是這樣的一支武裝到牙齒的軍隊,到了渾河決戰的時候,直等到南軍從北岸退到渾河南岸被十萬八旗團團包圍後才悄摸摸地回到白塔堡,饒是到了白塔鋪也全在那裡老老實實看戲,根本沒有參戰。
與其說是南軍沒有朋友,不如說是這支遼東軍的恥辱。
白塔堡的明軍被擺平後,渾河兩岸便是暗潮湧動了,真正的血戰即將開始。
戰鼓響起,得聞白塔堡明軍潰逃,渾河兩岸的明軍依舊沒有任何要後退的跡象。
努爾哈赤居然一出手,就派出了代善的正紅旗。
矗立於城頭之上的老罕王看得清楚,明軍的陣型成倒‘品’字。
前軍渡過渾河,在北岸左中右排開,為酉陽軍、石柱軍和永寧軍。
殿後的是渾河南岸佈陣的戚家軍,以及陳策和童仲揆本部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