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皇上與宦官收黑錢時不成文的分成比例吧?
萬曆皇帝,一輩子做的最多的事便是數銀子,可他哪來的那麼多銀子來數呢?
還不得靠著邱乘雲這些個宦官出去各種收稅索賄甚至是敲詐,然後宦官們得小頭兒,他自己留大頭兒?
面對百姓的請求,馬千乘犯了難了,畢竟他不是個貪官,家裡銀錢也是有限,一時間再拿一萬兩,他也沒那麼多。
可馬千乘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不答應也不行啊,那麼多老百姓就即將被趕出家門無處安身了。
馬千乘回去後,找到當地的一些官民,把邱乘雲的態度一一細說,希望大家能有錢出錢,幫百姓們,幫助他們自己渡過這場劫難。
有宣撫使大人帶頭,出錢的人自然不少,一萬兩銀子還真就被一些官員和拆遷被涉及到的百姓們給湊夠了。
可能是拿銀子的人中還是有人心裡鬱悶著,想要報復這個死太監吧?
又似乎事情不知是誰給走漏了出去,總之邱乘雲索賄這件事最後鬧得整個石柱沸沸揚揚,有人還揚言要上書給朝廷,把邱乘雲做下的醜事公佈,讓天下人皆知。
邱乘雲真的就因此臭名滿天下了,可是倒黴的卻不是他而是馬千乘。
邱乘雲遷怒於馬千乘做事不講究,這種桌子底下的交易你怎麼能拿到檯面來說呢?
你心疼銀子可以不給呀,沒人逼著你,可你為什麼又要把我給搞臭?
其實倒黴就倒黴在馬千乘不是個貪官,如果馬千乘有那麼多銀子,他也就不用募集資金了。
可是馬千乘若真是個貪官的話,他有銀子也絕對不會肯於為了百姓們而去白送給邱乘雲啊。
他拿這些銀子為自己求官不是更划算?
拆老百姓的房子,你隨便拆唄,如何也拆不到自己的宣撫使府衙的頭上來吧?
可以說馬千乘完全可以不必牽扯其中,卻因這件事被邱乘雲在萬曆皇帝面前告了一個刁狀。
邱乘雲見事情大條了,自己兜不住,便把馬千乘給自己的全部一萬五千兩銀子全都打包給萬曆皇帝郵寄了過去,還附帶了一道說明書意味的密摺,說:
“石砫土司馬千乘向奴婢行賄白銀一萬五千兩,阻撓開礦。
現將此銀獻與皇上,聽候處置。”
萬曆見了奏報,是既高興的不行,又氣得不行,他甚至當著眾位大臣的面,手中揮舞著這封密摺炫耀般地說:
“上下內外,有哪一個似邱乘雲這般忠心?”
嗯,也對把,能給他蒐羅銀子的,便是忠心,阻撓他魚肉百姓的便是不忠,便是有罪。
這便是萬曆皇上的道理。
於是皇上下了詔,將馬千乘逮入了雲安大牢,聽候查處,馬千乘就這麼被關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