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了幾條街,先來到了鄧凱為鐵蛋兒和他奶奶重新安排的住處,被安排在這兒的還有許多體弱多病的流民,鄧凱辦事效率很快。
天浪叫上鐵蛋兒祖孫,讓她們隨眾人一起再次去找王員外要人。
隊伍裡有老人家,眾人為了喬裝改扮也都是步行,於是他們走得並不快,一路上,鐵蛋兒奶奶更詳細的向天浪描述了他們一家和這件事的整個經過。
“大人啊,我和老伴兒這輩子一共生了五個兒子呢,可窮苦人家想要把孩子養大,並不容易,成了年的就小五這麼一個......”
一邊走,老人一邊訴說,身體仍然虛弱的她走起路來並不輕鬆,眾人也都放慢了步伐,全衛國和張福祿還一邊一個攙扶著她,一起傾聽著她的故事。
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原本小五他爹的祖上,還給他留下了三畝薄田,三畝薄田養活五個兒子,雖然吃不飽,卻也不至於餓死。
可是朝廷的三餉一加再加,西北最多的時候比尋常增加了三倍,西南也增加了許多,到後來田裡打下的糧都不夠交稅的,就更別提吃飯了,以至於許多田地都撂荒無人耕種了,更是製造了天文數字的流民。
小五家也是深受朝廷苛政之害,他爹沒辦法,只有把田低價賣給了鄉紳,也就是這個王鄉紳。
窮人家交不起的稅,有錢人家是不用交的,他們可以花銀子打通官府,隱匿田產。
王鄉紳便深諳此道,也因此積累了好大的家資。
他爹原本只是個屢試不第的秀才,覺著王鄉紳也不是讀書走仕途的料,王鄉紳長大以後,老爹便是讓他一心經營家業,絕了走仕途的念頭。
不過王鄉紳的爹還想繼續科舉,當爹的讀書,兒子掙錢養活爹,倒也有趣得緊。
可當爹的不給兒子爭臉,繼續讀書,照舊是一次次的屢試不第,最後活活把自己給氣死了。
王鄉紳也是個倔脾氣,和他爹一樣軸,他爹死了以後,他便沒有聽他爹的話,他還要繼承他爹的遺志呢,這筆賬必須翻過來。
不過他也是黃鼠狼生豆鼠子,連他爹那輩兒都不如。
把個鐵硯磨穿,墨染蓮池,都三十歲了還依然是個童生。
後來鄉紳因為經常考又總是考不上,時常在縣太爺那露個臉,混了個臉熟,便被縣太爺給看上了。
太爺喜歡讀書人,尤其喜歡頑強執著的讀書人,太爺自己便是五十多歲才中了同進士出身,快六十了才得了實缺做了一任縣令。
對王員外的遭遇深有體會,太爺便誇讚王員外精神可嘉,問他既然做人這麼勇猛精進,那麼敢不敢把他的女兒娶回家去呢?
鄉紳軸啊,就怕被人剛,被太爺給激將了,他一拍胸脯說,沒什麼不敢的。
結果把太爺的女兒娶回家後一看,原來是個先天殘疾,好些年都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