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貴使見笑了……”耶律洪基端坐在御座上,輕聲說著。
林希微微垂首,以示無礙。
便聽上首的遼主道:“只是……貴使言那高麗,已上表獻圖於南朝雲雲……”
“朕聽說,忠臣不侍二主……”
“高麗素為我朝臣屬……哪怕現在也是如此!”
“此番天安節,高麗國王,遣其參知政事邵臺輔入朝……可見這高麗,依舊是臣於朕的藩屬……”
說道這裡,耶律洪基玩味的問道:“林舍人,學貫古今,熟讀聖人經義……”
“請問舍人,高麗國如此行徑,以聖人之義,該如何評論?”
林希聽著,瞳孔瞬間放大,心中忍不住用福建話罵了起來:“蠢貨!”
忠孝仁義,乃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
自董仲舒以來,儒生們已經唸經唸了一千多年。
於是,忠孝仁義,不僅僅是道德。
同時還是構成天地運轉,萬物生滅的基本法則。
所以高麗人同時向宋遼稱臣的行為,是極為幼稚且愚蠢的行為!
他們這樣做,不止使得大宋好不容易找到的藉口,化為烏有。
同時,也將他們自身,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
因為,大宋不可能不顧忠孝仁義的大是大非,強行介入遼、高麗事務。
他林希擔不起,更不敢擔敗壞綱常的罪名。
他只能是尷尬的笑了笑。
更尷尬的是——林希發現,自己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遼主?
似乎怎麼回答,都是錯的。
高麗,一女侍二夫的行徑,是不容抵賴,且無可辯駁的。
耶律洪基見著殿上的宋使啞口無言,便輕笑著道:“貴使如今當知,朕伐高麗的用意了吧?”
“那高麗王氏,不止是道德敗壞,寡廉鮮恥之人!”
“更在其國中,魚肉百姓,率獸食人……”
“大遼王師東討,所過之處,高麗士民皆是簞食壺漿……”
“故此,朕徵高麗,既是為復祖宗故土!”
“也是弔民伐罪,以有道伐無道!”
這一頓嘴炮輸出,讓耶律洪基說爽了!
大遼立國以來,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汴寇們指手畫腳的次數,可沒幾次。
上次這麼爽,恐怕還得追溯到太宗伐晉攻入汴京,在汴京的皇城中,穿著絳紗袍,戴著通天冠,即位稱帝,建立大遼,並歷數那晉帝君臣種種無道、昏聵罪行的時候。
只是呢,考慮到如今,前方大軍還需要南朝的廉價商貨來維繫戰爭。
所以,耶律洪基也就點到為止,並沒有再多說其他的。
也是在這個時候,耶律洪基忽然看到了,被禮部官員,放在他面前的南朝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