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把慶州的地皮颳了,能刮出一百萬貫嗎?
於是,依舊是直接拒絕。
但高麗人依舊孜孜不倦的請和。
這不,今天又來了請和了——高麗遣其參知政事邵臺輔來朝,並帶來全新的請和條件。
歲貢增加到每年白銀八萬兩,絹布三萬匹。
同時,也不再說什麼‘乞以金銀贖地’這種夢話了。
而是‘乞以開京外大同江為界’,同時許諾,只要遼主允准。
那麼今年歲貢立刻奉上,同時馬上將世子送到遼國來,且將從此【世世代代,奉陛下為主,永為臣妾】。
這才稍微有那麼一點意思了。
可是……
耶律洪基在看到這些條件後,當即就反應了過來——你們這些島夷真的很搞笑耶!
先是把自己的國家,建在朕祖宗的故土上。
現在更是居然說什麼要把朕的錢上供給朕?
腦子有病吧?!
滅了你們,你們的土地人口財富,不就都是朕的了?
不過,在前線的大遼太師耶律迪烈,卻建議他‘姑且權受島夷請和’。
因為,高麗半島很快就要入冬了。
半島的冬天,太冷了,大軍根本無法行動。
所以不若先哄著高麗人,簽了和議,落袋為安。
等到明年開春,再想辦法,撕毀和議。
這個主意,讓耶律洪基非常心動,可卻並沒有馬上同意。
因為他需要注意國際觀瞻。
同時,這個事情也涉及信譽問題。
失信於高麗沒什麼——到時候,王家人都死光光了,死人可不會抗議。
還不是他耶律洪基說什麼就是什麼?
但,旁邊的渤海、女直都在看著呢。
同時,南朝那邊的小皇帝,也在看著——這是他最擔心的。
宋遼交子貿易,他可還想繼續擴大,繼續從南朝大量採購商貨,來餵飽國中上下貴族並統戰阻卜、渤海、女直等族。
一旦南朝那邊,對他的信譽起了疑心,明年不肯擴大交子貿易規模怎麼辦?
難道就靠那每年三百萬貫的交子額度?
已經享受過大撒幣帶來的好處和爽感的耶律洪基,也怎麼都不願回到大安元年,那種連過個生日,都得緊巴巴的算計著手裡頭的財貨的苦逼日子。
所以,這個提議被擱置了。
除了高麗,大遼水師還在日本國的【忠臣孝子】們的苦苦哀求下,跨海來到日本,打起【興滅國、繼絕世】的旗號,以【驅逐亂臣賊子藤原氏】為目標,最終實現日本國的大政奉還。
如此正義之舉,自是受到了日本上下的熱烈歡迎。
大遼王師登陸九州後,所過之初,民眾竭誠歡迎,到處都是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景象!
於是,不止日本各地,都有‘義士’響應王師,舉兵起義。
就連那日本國中,長期為權臣藤原氏所迫害的【蝦夷】各族首領,也都是流著眼淚,聯絡大遼王師,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請求大遼天子為他們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