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后嗯了一聲:“循例當是如此!”
話雖是這樣說,但其實她心裡根本沒底!
因為現在她和慶壽宮之間,雖然表面上,是婆媳和睦,她這個做媳婦的,更是儘可能的照顧著慶壽宮的面子,在幾乎所有場合,都尊重慶壽宮的權威。
然而,終究她與慶壽宮,已出現了明顯的裂痕。
儘管,在馮氏出瑤華宮後,這道裂痕得到修復。
但,古人云:破鏡難圓,覆水難收。
慶壽宮百年後,其遺詔會否會遵從慈聖光獻的遺詔之例,將遺產留給她這個媳婦?
老實說,向太后心裡沒底。
因為在之前,就出現過例子——
景佑三年,章惠皇后薨逝,遺詔卻並沒有把財帛都留給慈聖光獻,而是‘歸於楊氏諸子’。
趙煦卻是眨著眼睛,心裡面泛起了念頭。
慶壽宮有兩代太后的積蓄!
無疑,這是一筆鉅額財產!
須知,慈聖光獻,可是個出了名的攢錢小能手。
這兩代太后,幾十年下來,少說也積攢了幾百萬貫吧?
這筆錢,要是能被向太后繼承下來……
那不就等於,將來會是他的嗎?
得想個辦法,把這筆錢忽悠到手!
尤其是,當趙煦想起,他的上上輩子,元祐時代,他父皇所留下的封樁庫六千多萬貫積蓄,被太皇太后在朝臣們忽悠下,全部拿出來,補了各種各樣的虧空和窟窿。
以至於他親政後,封樁庫裡,乾淨的都能跑耗子。
想到這裡,趙煦的心思就更堅定了。
那怎麼讓老太太心甘情願的把這筆錢,留給向太后呢?
趙煦下意識的摩挲了一下小手,然後就有了主意。
便對向太后道:“母后,宗回國舅和高公紀,此番出知熙河,給國家社稷是立了大功的!”
“兒想著,是不是可以用高官美爵來酬謝?”
“這……”向太后猶豫起來:“不好吧!”
“吾是向宗回的親姐,太皇太后則是高公紀的親姑……”
“若是隨意厚賞,天下人恐怕會說閒話……”
“尤其是,六哥如今還未親政……”她看向趙煦,道:“再者,朝廷對向宗回、高公紀的封賞,已經足夠了!”
這是事實!
趙煦即位之初,向宗回、高公紀,都是身無官職的閒散外戚。
一個只當過群牧司判官,一個只做過閤門邸候。
其本官階都是大使臣!
短短兩年時間,就從大使臣一路跳進遙郡,又從遙郡跳進了橫班。
如今,向宗回已官拜四方館使、相州防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