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聽說,夫人上承故金城郡太夫人之賢,又得故韓國太夫人之親教……可謂是閨教森嚴,婦道楷模也!”
金城郡太夫人,就是薛奎之妻,韓國太夫人則是歐陽修之母鄭氏。
這都是兩個女強人!
前者雖然名聲不彰,但能教出四個治家嚴謹的女兒來!
至於後者?
能在喪夫之後,一邊頂著大宋朝對女戶的歧視性稅收與壓迫,一邊把四歲的歐陽修培養成才,能是什麼等閒之輩?
須知,這可是范仲淹的母親朱氏,也未能做到的!
那位韓國太夫人,卻靠著自己的意志,做到了這一點,甚至在史書上留下了‘畫荻教子’的典故,於是位列四大賢母之一。
而仁壽郡夫人薛氏,閨閣中得母親親教,出嫁後又在韓國太夫人手把手的教導下,學習如何治家、理財。
數十年來,只聞其賢名,不聞其非。
幾乎所有見過她的人,都齊聲稱讚。
單單就這一份能耐,當代幾人能及?
向太后聽著趙煦的讚美,微笑著點頭:“六哥所言甚是……”
“當年,吾入宮前,還蒙慈聖光獻旨意,受過夫人的親教呢!”
趙煦舔了舔嘴唇。
這就是趙煦所不知道的細節了。
這也就難怪上上輩子歐陽修的四個兒子,後來在元祐時代都相繼得到了照顧、提拔。
尤其是長子歐陽發,直接賜進士出身。
如今看來,應該是向太后使力了。
這樣想著,趙煦就道:“母后為何不早說?”
“若兒臣早知此事,定會替母后報答夫人一二……”
歐陽修是大宋文宗。
可惜,死的太早,這讓趙煦一直很遺憾——為什麼沒有活到朕即位呢?
若歐陽修能撐到他即位,趙煦高低也得把他的羊毛薅光!
不過,沒關係!
向太后這不是和薛氏有舊嗎?
那,朕作為古往今來第一大孝子,為母親報答舊年教導之恩,提拔提拔歐陽修的幾個兒子,是不是合情合理?
然後,再借著這個理由,讓歐陽修的兒子們,將乃父的遺稿、文集,送到宮裡面來,是不是也很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