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個月,高麗人再次遣使來報——我國國王,已退位禪國,王叔雞林公,乃剛正明戴章聖仁孝大王之子(高麗文宗)、宣惠大王(高麗獻宗)、思孝大王(王運)之胞弟也!
允文允武,仁義發乎於天性……得天之佑,受佛陀之福,為高麗臣民所推崇……已踐王位,特知會大宋皇帝陛下!
趙煦知道後,人都麻了,就把章惇叫到宮裡商議。
章惇在聽了趙煦的介紹後,就笑了起來,並與趙煦分析高麗的事情。
按章惇的說法,恐怕李資義的謀反,並非事實。
恰恰相反,他應該是保王派!
理由是,李資義是當時在位的高麗小國王的親舅舅!
同時也是老國王留下的輔政大臣。
他本來就大權在握,何必造反,去勾結什麼漢山候?
怕不是,小國王的親信們,看到王叔步步緊逼,有了危機感,就想要發動一場宮廷政變,殺死王叔。
結果,被人反殺了!
證據就是,那位雞林公在平叛後就迫不及待的逼著小國王退位,自己登上了國王的寶座。
“有意思……”趙煦回憶著這些往事,看著李資義的名字。
不過,這些上上輩子的資訊,對現在的局勢,沒有任何幫助。
因為,高麗都已在亡國邊緣了。
於是,什麼李資義、保王黨或者雞林公,都已經失去了意義。
大廈將傾,在屋子裡寄居的蜘蛛與老鼠,便失去了存在價值。
想到這裡,趙煦就叫來馮景,命馮景帶人將前些時日,刑恕帶著人,透過收買義天身邊的隨從,所打探並繪製出的高麗地圖拿來。
馮景很快就將地圖取來,並懸掛到趙煦身前的屏風上。
趙煦走到屏風前,看著地圖上那粗略標記的高麗王國的州郡。
現在,高麗西京平壤已經失守。
其王都開京被圍。
開京若失守,整個北部朝鮮地區,都將落入遼國手中。
遼軍的下一個目標,就必是漢陽(首爾)。
趙煦看著地圖上,幾乎是近在咫尺的開京與漢陽。
他感覺很眼熟,仔細想了想。
“這不就是現代的開城與首爾嗎?”
哪怕趙煦對朝鮮的地理地貌再不熟,看到這裡,他就知道了。
只要開京陷落,漢陽陷落就是註定的。
因為距離太近了!
遼國一個衝鋒,差不多就可以衝到漢陽城下。
而漢陽若下,高麗人就只能退往東京慶州。
一旦退到慶州,高麗王國也就將迎來末日。
因為,現在的遼國水師,聽說很強!
都打日本去了!
所以,高麗人不可能再次躲到海上去堅持抵抗。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其君臣能被允許肉袒出降,在遼國拿一個類似當年渤海王族的賓客地位,都算他們運氣好。
搞不好,耶律洪基一個不開心,把他們送去冰天雪地的外東北看東北虎齜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