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錢家可是真正的千年世家,從大宋一直興盛到現代,可謂人才輩出。
便是在現在,錢家的勢力也不小。
大宋當代文壇格局,自有脈絡可循,其追根溯源,基本都能追溯到當年的錢惟演幕府中的西昆學派。
梅堯臣、歐陽修、謝絳等都是從錢惟演幕府中走出來的。
這些人又提攜、拔擢了一大批年輕人。
所以,大宋文人多少要給錢家人一點面子。
“聽說是因太妃娘娘月前,為錢美人美言的緣故……”馮景彙報著。
趙煦聽著,抿了抿嘴唇。
錢美人,是趙煦的父皇最年輕的妃嬪——元豐八年正月,為了沖喜才納的。
依著大宋祖制,先帝駕崩後,無子無女的妃嬪,一般都會被送去瑤華宮清修。
這既是為了給新君的妃嬪們騰地方,也是為了這些人著想——天天在深宮,孤苦寂寥,不如去瑤華宮,起碼能有人說話,生活也相對自由,至少能和親人常常相見。
當然了,瑤華宮條件是很苦的。
不過,朱氏卻是個軟心腸的她瞧著錢美人等年輕妃嬪,要被送去瑤華宮,就發了同情心,給她們說了好話,讓她們得以繼續留在宮中。
“那甘泉縣君她們又是怎麼和母妃走到一起的?”趙煦又問道。
“卻是三位縣君相約今日來福寧殿,為陛下照看御花園中的果蔬,恰好在路上遇到了太妃娘娘,便與太妃娘娘一起來了……”馮景說道:“如今,三位縣君服侍著娘娘,一起御花園中澆水、鬆土呢。”
“哦!”趙煦沒有想太多,就道:“走吧,且去拜見母妃。”
便帶著人,到了福寧殿後的御花園。
很快,趙煦就看到了,正在陽光下,拿著一個個水盂,正在給花園裡的果蔬澆水的朱氏還有跟在朱氏身邊的文燻娘、孟卿卿以及狄薔。
看上去,她們相處的不錯。
趙煦走上前去,喊了一聲:“母妃。”
朱氏回過頭,看到趙煦,連忙放下手裡的水盂,道:“官家下課了?”
文燻娘則趕忙帶著兩女盈盈一禮:“臣妾等恭迎官家。”
“嗯!”趙煦對著她們點點頭,來到朱氏身邊,明知故問的問道:“母妃今日怎來福寧殿了?”
“卻是東頭供奉官任瑜得了朝廷嘉獎,吾特意來此,謝過官家……”朱氏握著趙煦的手,輕聲道:“見過官家,吾還要去保慈宮和慶壽宮謝恩。”
可能是小時候的生活環境留下的陰影,朱氏雖已貴為皇太妃,但在兩宮面前,還是習慣性的伏低做小。
她就是標準的封建禮教下規訓出來的女子。
將自己的地位擺的很正。
自我認知就是一個小妾而趙煦如今在她的理解裡,大概就是向太后借她的肚子代孕出來的兒子。
看似很蠢?
但,這宮中沒有人比她活的更快活、自在。
哪怕是在趙煦的上上輩子,她也能活的舒舒服服。
甚至在趙煦死後,依舊能不受猜忌的這大內享福,連趙佶那天性薄涼的小子傳說也頗為敬重她。
死後更是以皇后之禮下葬,得以陪葬永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