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母用兵如神,運籌帷幄之間,賊眾煙消雲散,不愧是高武烈公之孫!”
太皇太后被向太后、趙煦母子吹捧得都有些飄飄然了,臉色更是變得無比紅潤,連連道:“老身只枯坐汴京而已。”
“都是都堂相公們輔佐得力,還有前線的將帥用命之功!”
可傻子都能看出來,她本人的得意與自傲。
趙煦起身下拜,捏著鼻子恭賀道:“孫臣聞,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而我太母四月臣交趾,今再破西賊。”
“以武功而論,章獻明肅也遠不如矣!”
“以孫臣所見,便是歷代以來,也無幾人能與太母比肩!”
“孫臣何幸,能有太母、母后保佑擁護!”
“孫臣以為,當令宰臣,上尊號以張太母、母后垂簾之功!”
被趙煦這麼一恭維太皇太后如飲仙釀,連自己是誰,身在何方,都已幾乎忘了。
儘管,她其實自己心裡面明白。
無論是今年正月,命章惇南征交趾,還是如今的宋夏戰爭。
她其實都沒有做過什麼有效的決策。
章惇南征,是孫子勸說、遊說的結果,過程中的決策、安排,也都是這個孫子和都堂宰執們商議下來的。
她和向太后,只是點頭同意、認可了而已。
如今也是一樣。
可是……
誰會在乎呢?
事實就是,章惇南征,交趾臣服,是她和向太后垂簾時的事情。
如今,這宋夏戰爭,也是在垂簾期間發生的事情。
將來史書上,自然會為她塗脂抹粉。
何況,官家不是認了嗎?
於是,太皇太后道:“官家之贊,老身慚愧啊!”
“老身只願將來到了永厚陵,面見英廟神靈時,能無愧於英廟託付便足矣!”
雖然她心中,依然對諸司之事,可能產生的動盪與風波有所疑慮。
但在這一刻,這位太皇太后已遺忘了這點小小的擔憂,整個人都已沉浸在自身武功的迷醉中。
趙煦在旁,近距離觀察著這位太皇太后的神色,也看著向太后臉上忍不住洋溢的開心之色。
“果然……”趙煦在心中想著:“這位太母與向太后,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和平主義者。”
真是和平聖母,她們也不可能穩坐後位。
皇城之中,就沒有聖母的生存土壤。
“她們反戰,她們主張和平,僅僅是因為沒有信心罷了!”
簡而意之,就是反戰敗!
……
太皇太后在福寧殿,陪著趙煦和向太后用了晚膳,才帶著人,迴轉慶壽宮。
送走太皇太后,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趙煦看向向太后,道:“母后,今夜兒臣去保慈宮陪母后說說話吧!”
“兒臣也有好幾天,沒有到保慈宮就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