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終於動容:“竟有如此寶貝?”
心裡面的那一點點不愉快,立刻不翼而飛,整個人更是變得歡喜起來。
沈括執掌的專一製造軍器局,這一年多來,發明創造出的東西是一件接一件。
而且,很多都有利於國計民生。
旁的不提,一個膽水浸銅法,就讓朝堂在減稅之餘,還比過去多鑄了兩三百萬貫的銅錢。
上上下下,都是溢美。
火器一事,就更不用說了。
其他改進、改良的器物,現在也開始慢慢的在汴京城中流行了。
雖然很多都是些奇技淫巧的東西,甚至稱得上是‘奢侈之物’。
但,這些東西,確確實實在汴京城中出現,甚至流行起來了。
“回太母的話,孫臣自不會有虛言。”趙煦微笑著說道:“如今,孫臣命沈括準備好的寶貝,就在福寧殿中。”
“太母、母后現在就可以去看。”
一刻鐘後,福寧殿偏殿中。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看到了一架出現在她們眼前的紡車。
只是,這個紡車和尋常的紡車不一樣。
它的紗錠不是橫著的而是豎起來排列在工作臺前。
它的框架結構,似乎也與尋常所見的紡車不同。
它不是立起來的,也不是常見的臥式紡車。
而是一種很新奇的形式。
就好像……就好像是一個被人踢倒在地的紡車!
“太母、母后請看……”趙煦拍拍手,一個女官就走上前去,坐到那紡車前,搖起了紗輪。
於是,一個讓人震撼的場面出現了——紡車上的紗錠隨著這女官的操作,全部開始工作起來。
所有紗錠,隨著女官搖動紗輪,開始紡線。
在紡車嘎吱嘎吱的聲音中,兩宮都看到了,紡車上的紗錠同時工作。
她們數了一下紗錠的數量,一共有八個!
所以……
這一臺紡車可以同時紡八個紗錠?
等於現在一個人一臺紡車,就可以完成過去需要八個人八臺紡車才能完成的工作?
兩宮雖然都是深居深宮,早已經不知道外面是個什麼情況?
但一個基本的常識,她們是知道。
自古以來,天下就是男耕女織。
婦女紡紗、織布,是家庭的重要收入來源。
甚至可以說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
因為在一個農戶家庭中父兄或者夫、子耕作收穫的糧食,是維持一家人溫飽的底線,一般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肯賣。
婦女紡織所得的布帛,就是一個家庭用來繳稅、購物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