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使得那份格調高雅,廣受士大夫歡迎的小報的發行量,一直很不錯。
在汴京城裡,如今公認最受小民歡迎的事汴京新報,而最受官員士大夫喜歡的則是汴京義報。
尤其是在太學裡,汴京義報廣受好評,是太學生們必看的小報。
看上去,趙煦是在給自己找不痛快。
可誰又知道,司馬光就幾個月的生命了呢?
等司馬光一死,司馬康就得守孝。
這汴京義報,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落入趙煦掌控。
換而言之,這是在借雞生蛋。
更妙的是,還是拿著司馬光的個人聲譽、人脈,給趙煦孵化一個專門面向士大夫階級的報紙。
當然,這並不妨礙,趙煦時不時的試探一下汴京義報那邊的立場。
看看司馬光父子,到底是真的大公無私呢?
還是果然心裡面有些小九九?
趙煦也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心態?
但,到目前為止,儘管汴京義報在報道方面,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卻一直秉承著相對客觀、中立的立場。
哪怕是舊黨的人做錯了事情,也是該罵的罵,最多不過是調門降一點,措辭溫柔一些。
所以,只能說司馬光父子屁股有問題。
但人家的道德操守,卻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
第二天,隨著新一期的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的發行。
整個汴京城,瞬間轟動。
實在是,李雍案已經經過了數日的鋪墊、發酵和引導。
就連開封府下面的那些縣、鎮的百姓、士人,也知道了這個案子。
甚至就連大名府、洛陽都有人在關注這個案子。
無論是民間,還是士人,都在盯著這個案子。
沒辦法,這個案子太具傳奇性了。
集賣官鬻爵、私相授受、官官相護、告御狀等諸多爆點於一身。
還牽扯了開封府、大理寺。
現在,這個案子居然有了新的突破?
御史臺裡傳出訊息,可能別有內情?
八卦群眾們,立刻就不困了。
可,這個事情,對涉及一些人來說,就不是那麼好了。
當通見司將一封御史聯名的奏疏,送到宮裡面的時候。
趙煦看完,就在心中笑了起來。
“總算咬鉤了!”
“也不枉朕一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