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傅堯俞這種人,是不會佔朝廷的便宜的。
他連合法的,可以讓他自己個人隨意支配的正賜公使錢都不會花。
“此外,讓戶部順便也依中司的待遇,一樣安排相同規格的租房給蘇學士……”趙煦想起了他在現代知道的一些事情,對馮景囑託著。
蘇頌和傅堯俞,脾氣都一樣。
都是那種,哪怕朝廷把飯都喂到嘴巴面前也不肯多吃一口的人。
他們只拿自己應得的俸祿、職錢、料錢。
其他的,屬於國家的東西,碰都不碰!
所以,在趙煦的上上輩子的時候,蘇頌拜相時,宮裡面派去拜相的使者,到了他家都被嚇了一跳——堂堂宰相,居然居住在這樣的陋巷,左鄰右舍,皆是平民,太不可思議了!
這就是儒家思想和儒家信仰的力量。
在這個封建社會,只有儒家的思想和信仰,才能讓人如此。
當然了,傅堯俞、蘇頌畢竟只是少數。
整個大宋天下,現在不知道有沒有一百個類似他們這樣的人。
趙煦也不會拿著他們當標準去要求其他人——做不到的。
這世界,大多數都是凡人。
都有七情六慾,也都是自私的。
但,作為皇帝,趙煦知道,他必須讓類似這樣的人,不受清貧之苦。
這是態度問題!
何況,那是張家的老宅。
拿別人的東西做人情,趙煦素來很會。
……
傅堯俞放下自己手裡的文牘。
他揉了揉太陽穴。
他年紀有些大了,精力和身體都不如年輕的時候。
然而,他不允許自己懈怠,更不允許自己休息。
因為,每每當他想要休息一下的時候,都會想起數日前,在福寧殿中,所見到的小官家那雙殷殷期盼的眼睛。
他怎捨得辜負?
他又怎敢讓官家失望?
官家聰俊、仁聖,是大宋聖主。
而他不過朽木一塊,行將就死。
“此案必須查清!”傅堯俞在心中說著。
於是,他低下頭去,繼續看著手上的文牘。
這些文牘,都是他從大理寺、開封府找到的。
問題很大啊!
傅堯俞想著,就又想起了那日在福寧殿上,小官家含淚看著他的神色。
“傅卿……太母說卿是英祖直臣,包孝肅一般的人物……”
“傅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