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是真的!
延安郡王,純孝、好學,知禮明禮,尊聖人之道,行聖人之禮。
於是,純孝天子,孝慕於太后,恭孝於皇后膝下。
為天子祈禱,手抄佛經,上書祈禱之詞:且願太母萬壽、母后千秋、母妃長樂!
篤禮至斯!守禮如此!
可堪天下表率也!
奈何他們這些宰臣,這些時日,卻只顧著爭權奪利,以至於,連這麼大的事情,連汴京市井之中的議論,也沒有掌握!
真是該死!
真是可恥!
好幾位,被李憲案動心的宰臣,都在心中埋怨著、懊悔著。
帶著這種心情,群臣持芴而入,恭恭敬敬的在那內臣引領下,步入了慶寧宮中。
然後,就被帶著,到了慶寧宮的寢殿內。
群臣一入內,那寢殿之中的一張韓床上,帷幕已經被人放下。
皇后的身影,在帷幕內若隱若現。
帷幕內的皇后,將一個孩子,放在了她的膝蓋上,以便讓這個孩子的模樣,能讓群臣看到。
那孩子看上去瘦瘦的,但臉色紅潤,模樣周正、精俊,眉眼之間隱約有著幾分與官家相似的神采。
他雖被皇后放在膝蓋上,但儀態卻很端正,身體坐的筆直,看著眾人。
他的那一雙眼,雖然眼眶略微有些發紅,似乎有一些紅腫,好似哭過一般,可那雙小小的眼睛,看向群臣,眼神平靜、淡定、從容。
彷彿已經無數次,看過群臣們,來到他面前一般。
也似乎是已經經歷過無數次類似的場景一樣。
宰臣們持芴而拜。
王珪作為左相,壓抑住內心的忐忑和緊張,上前一步,拜道:“臣,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珪,敬問皇后殿下無恙,拜見延安郡王殿下,唯殿下無恙!”
蔡確和其他宰臣,則持芴對著那床榻上的延安郡王以及延安郡王身後帷幕珠簾中的皇后一拜。
“本宮無恙!”向皇后的聲音,從帷幕內傳出。
“我無恙!”皇后懷裡的延安郡王,輕聲說著。
聲音雖然輕,但非常平穩,沒有半點緊張,也不存在絲毫的意外。
群臣藉著眼角的餘光,悄悄觀察這位殿下。
發現他的神色,依舊平靜如常。
而且,看向群臣的眼神,始終保持了平靜。
和去年那個在集英殿上,望著群臣禮拜,稍有緊張,略帶害怕的皇子,幾乎就是兩個人。
……
趙煦被向皇后抱著,放在膝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