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便從他兒子嘴中,得到了一個對他而言,近乎晴天霹靂的訊息。
高家,完全的、徹底的斷絕了和王仲修的聯絡。
那個最初拍著胸脯保證的王棫也已經不見了蹤影。
高士充更是連人影也找不到了。
至於刑恕?
人家拍拍屁股,完全當沒有這個事情。
王珪得知這些訊息,頓時如墮冰窟,渾身手腳都僵硬了。
“大人……”王仲修低著頭:“如何是好啊?”
說著他就要哭出聲來。
高家是外戚。
外戚有無數退路!
而王家?一旦事發,死無葬身之地也!
只是想著,如狼似虎的禁軍,隨時可能將王府上下全部拖出去。
王仲修就渾身顫慄,悔不當初!
“慌什麼?”王珪訓斥了一聲:“事情還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然,此時此刻,你我父子就該在獄中了!”
“高遵裕,是沒有那個膽子出首的!”
“是了……”王珪喃喃自語:“他若有膽量,豈會如此膽怯?”
“但,也不得不防!”
王珪踱了幾步之後,一咬牙,對王仲修道:“為今之計,只有將水攪渾,才能避禍!”
王珪沉浮宦海數十年,經歷過治平年間的濮議之爭,也經歷過熙寧變法,王安石兩度拜相的紛紛擾擾,更經歷了元豐改制、五路伐夏、永樂城大戰等一系列紛繁複雜的事物,可他依舊屹立不倒。
依舊是大宋宰相,郇國公!
外人可以笑他三旨相公,可以說他是東京土地。
可是,王珪的才智和機變,卻不是可以被人輕視的。
否則,他就不可能在這麼多年的浪潮之中屹立不倒。
現在也是如此,危機之中,王珪敏銳的把握住了生機。
要想不讓人議論自己做的事情怎麼辦?
答案是丟擲一個足夠震撼的訊息,來吸引所有人的視線。
而現在,什麼事情最能挑動人心?什麼事情最能刺激朝野?
王珪只踱了一步,就得出了答案——內臣!
找一個有足夠分量,而且地位足夠重要的內臣出來,將他推到所有人面前。
那麼,誰最合適呢?
王珪只用了一秒,就得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