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認為,今日彈劾左大人的幾位同僚,皆是與大學士李和交好,如今內閣有了空位,而李和與左蘭山皆是入閣輔政的候選之人,這些同僚們齊齊彈劾左大人的舉動,恐怕是心存不良,意圖打壓左大人的聲勢,乃是他們暗助李和大學士進入內閣的舉動!”
隨著霍正源的出列發言,“周黨”雖然只是在針對左蘭山,但“趙黨”的反擊目標卻是擴大到了大學士李和的身上。
見到這一幕,不論是德慶皇帝,還是朝中百官,皆是眉頭一皺,只覺得“趙黨”今日的做法太過莽撞。
然而,“趙黨”眾人卻並不認為霍正源的發言有時考量,反倒是紛紛出列支援。
工部左侍郎陳東祥也同樣出列道:“陛下,臣認為霍大學士所言有理,臣近年來一直在工部辦事,對於工部的情況最是瞭解不過,工部的情況絕沒有某些同僚所說的那麼不堪,而左尚書更是兢兢業業、一心奉公,說是百官之楷模也不為過,反倒是工部右侍郎葉尚宏葉大人,自從進入工部之後,就一直是野心勃勃、到處結黨,妄圖架空左尚書,他今日的發言也大都是無中生有,皆是攻訐之言,還望陛下明鑑!”
隨著陳東祥的話聲落下,“趙黨”的反擊目標又多了一個工部右侍郎葉尚宏……
“陛下,臣贊同霍大學士與陳侍郎的說法,左尚書的為人,臣一向最是瞭解,也一向最是欽佩,臣絕不相信左尚書會做出欺君枉法、貪汙受賄的事情!若是左尚書如此不堪,陛下您又如何會託付重任,讓左尚書領工部之權責?還望陛下明鑑!”
“陛下,臣剛剛回到中樞不久,之前一直在地方上任職,在地方任職期間,因為水工河道的事情,臣多次與工部打交道,卻從未見過工部索要賄賂、剋扣工銀的事情,所以某些同僚對左大人的彈劾,臣實在是難以相信……”
“陛下,臣認為左大人受到的彈劾實屬冤枉……”
“陛下……”
就這樣,隨著“趙黨”眾人紛紛出列為左蘭山說話,左蘭山的處境總算是好轉了一些。
不過,“周黨”的權勢影響畢竟是更大許多,所以“趙黨”眾人雖然是極力維護著左蘭山,但左蘭山依然是一副四面楚歌、人人喊打的處境。
與此同時,因為“趙黨”今日辦事太過肆意,屢屢破壞了官場的潛規矩,不僅是揭發了“懷古坊”的事情,而且在“周黨”有所剋制的情況之下,“趙黨”卻是像愣頭青一般四處點火,在反擊之餘,不僅是攻訐了吏部尚書宋啟文,還陸續將反擊目標擴大到了督查御史杜白、大學士李和、工部侍郎葉尚宏等人身上,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模樣。
“趙黨”這般做法,卻是激起了許多中立官員的反感,所以有許多中立官員也紛紛是拋棄了兩不得罪的立場,皆是站在了“趙黨”的對立面。
此外,見“趙黨”不斷的增加反擊目標之後,許多“周黨”官員心中愈加激憤,卻終於是按耐不住,在沒有經過周尚景的表態之下,就已是紛紛發言報復,也逐步擴大了“周黨”的彈劾範圍,除了左蘭山之外,像是霍正源、詹善常、童桓等等“趙黨”干將也陸續遭到了“周黨”官員的彈劾。
就這樣,除了趙俊臣與周尚景這兩位派系魁首人物沒有遭到波及之外,“周黨”與“趙黨”的衝突規模已是越來越大,到了後來,甚至有許多“周黨”官員在腦熱之下,已是忘記了“周黨”今日的主要目標,開始見到“趙黨”官員就進行攻訐了。
衝突規模擴大的後果就是,“趙黨”愈加的力不從心、也愈加的處於下風了。
眼看著“趙黨”漸漸已是堅持不住,趙俊臣身為“趙黨”的領袖,卻依然是低調至極,彷彿毫不擔心一般。
只是,趙俊臣的眼神,卻一直盯在被所有人遺忘的黃有容身上。
似乎是注意到了趙俊臣的目光注視,黃有容想起自己與趙俊臣之間的交易,心中有些急切,也連連向禮部尚書林維、以及少保趙正和二人打眼色。
在黃有容的接連催促之下,林維與趙正和猶豫許久之後,終於是出列表態了!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