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本色演出的話。
這裡也實在拿捏的太到位了。
“不是本色演出...這一點,我我絕對可以保證。”蔣俊此時表情有些複雜:“絕對不是啊...”
】
“哦?”
“你往下看就知道了,等一下又劇透給你...”
“切,又賣關子,算了,我就接著看下去吧,這劇也確實不錯。”
徐柯倒也理解。
他也不太喜歡劇透,喜歡自己去看下去!
“就是玉漱公主這個角色塑造的有些不行。”
“這裡也是瑕不掩瑜嘛,咱這不是有呂素麼。”
“那也是。”
...
接著劇集看下去,徐柯就知道。
為什麼蔣俊說,李清絕對不是本色演出。
因為,這是一個成長型的角色。
易小川——決定蛻變的易小川——最後變成蒙毅。
三個階段。
從最初,最開始的那個都市青年。
轉變為了那個心憂蒼生的將軍。
為什麼要針對高要。
並不僅僅因為曾經的朋友,變成了趙高這個歷史上的大奸臣,塗炭蒼生,在歷史之中留下惡名。
這個理由太虛。
也許導演也知道這一點,也許是演員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在‘理由’裡,尋找到讓自己更痛苦,更糾葛的根源——
大義的表皮之下。
是高要,他針對的是這個時代裡,愛著他,他愛著的人。
出發點和趙高一樣,同樣是‘自私’。
這給蒙毅將軍增加了一抹人性。
而非人為製造出來的英雄。
此時。
這個蒙毅,已經和前面的易小川不是同樣的人了。
一個成長之後的,拋棄掉過去的,截然不同的人。
看著這易小川的變化。
變成蒙毅的三段變化。
猶在眼前。
再到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