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老戲骨三言兩語之間就開始給角色定基調了。
決定角色塑造的方向和演法。
再來一遍。
“我說真君,你可把他們捉拿上來?”
這一次確實是用了比較詼諧的語調,沒有那種沉重的漢武大帝味兒了。
讓李清是非常佩服的。
不愧是老戲骨,一個角色之間不同的感覺可以隨時隨地,根據需要切換。
這種能力是經過了多少次千錘百煉才能夠獲得的啊。
“小神,在此領受法旨。”
此時此刻李清拱手澹澹的說道。
將那種遊刃有餘的澹然給演出來了。
….算是接的住戲。
一番圍讀之後。
旁邊的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點了點頭。
還好。
至少是接住了這戲。
但轉身露出的那種‘一切盡在計劃’中的表情卻是差點意思。
有點生硬,不知所謂的感覺。
虛浮!沒底氣!
目前這些老戲骨的評價就是,能接的住戲,演技還算可以,在經過了一定程度的訓練和了解後,對自己的角色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但,總體而言,是真不如焦俊恩這位中生代實力派。
......
劇本圍讀進行了很久。
有李清和這幫子天庭線戲骨的圍讀,也有李清和沉香組這邊的圍讀。
演戲演過那麼多次了,基礎還是有的,能接住老戲骨們的戲,但表現的有多好...就不談了。
相反,還有許多地方,老戲骨們嫌平澹了。
特別是李清露出那種‘意味深長’‘一切盡在掌握中’的情緒時,總讓人感覺...有點虛呢!
就是這種虛不拉幾的感覺,直接就拉低了觀感。
就是這《寶蓮燈》二郎神最大的特色沒有演繹出來。
有點可惜。
李清也沒有給自己找理由,抱歉道。
“抱歉,各位前輩,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