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我不管,我就要回道觀,我就賴著老道士了,我就喜歡破爛的地方。”
“然後他沒辦法,只能罵罵咧咧的把我接回道觀去了,後來,我上了戶口本,我正式有了叫做李清的名字,而不是別人隨便丟在垃圾桶裡的孩子。”
李清託著自己的下巴笑道:“直到,現在我都能想起來,其實老道士當時沒掩蓋住自己的情緒,他其實笑的挺開心的。”
此時,李清的笑意中完全沒有任何遺憾或者不適的地方。
如果不是完全對過去釋懷的話,被拋棄的經歷是斷然不會坦然的說出來。
真的釋懷了...
在成長的過程中,李清並不覺得自己缺少愛還是什麼的。
自己很健全呀!
老道士對自己就好像親生兒子一樣,李清並不覺得自己比別人缺少了點什麼東西。
只是李清現在還有著當年落下的‘毛病’。
總是擔心老道士穿的太少,冷著。
總是擔心他吃的太少,餓著。
總是能想起當年那時貧困歲月時,一起經歷的風雨。
像朱鴛這種感性更多的已經哭鼻子了,眼淚嘩嘩的掉。
最真摯樸實的感情,最打動人的心。
為什麼這位‘天賦異稟’,總是能快速入戲出戏的李清,這一次出戏會那麼慢。
原來這不是戲,這不是表演出來的。
這就是人生。
真實的人生所提煉出來的本色演出。
“話說,捷哥,你剛剛想說什麼來著?”
另一邊有人注意到了李連捷剛想說點什麼來著。
此時,李連捷在旁邊喝了一杯酒,笑著搖了搖頭。
“沒什麼,只是有些感慨,小李也是有故事的人呢。”
“嗨呀,哪有諸位的故事那麼多,更別說像李前輩了。”
“是啊...”
李連捷再喝一杯酒。
他本來想說的不是這個,他想說的是,要收李清為‘乾兒子’的話,都被堵在了喉嚨裡。
這個‘大福’呀。
他已經有了自己的‘王心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