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老仙聽到諸葛亮的答覆,略微沉吟,隨之便不再追問,自顧離開了草廬邊。
入了草廬邊的一間木屋之內,屋內端坐著一個鶴髮童顏的老者,其白髮飄飄,面貌卻如嬰兒一般紅潤,其人正是與南華老仙成道相差彷彿的秦漢年間修士鄧公玖。
諸葛亮的師父有數人,然大多數人只知道將諸葛亮推薦給劉備,並道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水鏡先生司馬徽,卻並不知道諸葛亮借東風、七星續命的玄異能力從何而來。
這鄧公玖就是傳授給諸葛亮一身玄異本事的高人。
南華老仙進到了屋內,那鶴髮童顏的鄧公玖也緩緩睜開了眼睛,注視過來,緩緩道:“孔明還無下山之意?”
南華老仙面容平靜,道:“再觀望數年也好,等待局勢真個明朗起來之後,也不遲。”
“如此,才不至於像老夫一樣,急不可耐培養張角,最終無功而返。”
鄧公玖笑而不語。
二人沉默良久。
鄧公玖看向了草廬之外那個白衣如雪的青年,感嘆道:
“我從他身上看見了鬼神之智,儘管仙途坎坷,但卻是世間最頂尖的謀士,縱觀天下,我也未能找到比他還適合將這天下世道重新靖平的人選,天下一統,也只有孔明才有這能力。”
南華老仙目光閃爍,道:“若非如此,老夫怎會甘願和你一同教授他。”
鄧公玖卻是微笑:“南華道兄就不怕天下太平之後,那無窮善功會因此少了分益。”
南華老仙淡淡回道:“老夫此生修行五百餘年,所積累善功距離上登天界只差臨門一腳,與你共享又如何,少了那一半並不影響什麼,關鍵還在於大事能成才是。”
鄧公玖聞言後感嘆道:“儘管你我盡心竭力培養了孔明這麼一位人選,事成之後可以憑藉這份因果取得善功,但古有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二人能不能取得這份扶龍庭之善功,還看天命。”
南華老仙聞言沉默了。
的確,他們雖然已經是仙人一等,本來要以自身修為干涉一個朝代的更替是輕而易舉之事,但是,早在上古之時天界便定下規矩,修士不得動用修為傷及凡間百姓,更不能用修為去幹涉凡間,否則便會沾染上紅塵業力,遭天劫清洗。
所以,他們只能寄希望與培養一個凡人,來幫助他們參與到其中,事後則可以依靠“扶龍庭”秘法,以因果牽扯之力,獲得那無窮善功。
但要讓一個凡人去辦事,勢必不能事事周知,儘管這二人所培養的諸葛亮有天人之智,是否能真的成事,二人心中也沒有絕對的把握,這也就是為什麼鄧公玖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不說汝南靈山有這兩位仙級人物,在暗中培養著一位天下頂尖謀士,想要以此攪動風雲,佔得扶龍之功。
卻說在潁川的一個地方。
這是一間二進的小院子,院中培養著竹、蘭等高雅之植株,表示此間主人性情所好,必是寄情於此,以物喻人,深愛這種君子之德。
忽的,院外傳來了一聲略有些慵懶的語調:“志才兄,郭嘉又來叨擾了。”
屋內,一個躺在床鋪上的瘦弱之人,聞言之後,眼中升起一抹喜意,同時對床邊伺候的一溫婉女子搖頭笑道:“他還是那個樣子,人還未到,聲便先至了,虧他還是個讀書人,聖賢之禮在他身上一點都沒有看得到。”
雖然他話語中這麼說,但是面上卻一點責怪的意思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