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門經歷了三個月前的那次魔教攻山,蒼松道人背叛,兩脈首座戰死,算上道玄在內的七脈首座不過四名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田不易和水月大師,以及曾叔常便是青雲門最後三位首座。
風回峰上。
田不易和水月坐在椅子上,對著曾叔常道明瞭情況。
曾叔常聞言,猛地從椅子上站立了起來,看著這兩人,不可思議的道:“什麼?道玄師兄因為誅仙劍陣入魔?你們封印了道玄師兄的道行?這這……”他猛然聽到這等駭然言論,當即面色大變。
田不易與水月商議許久,覺得要說服曾叔常這一脈首座,憑一番掩飾的說辭,是萬萬行不通的,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實話實說,畢竟他們幾人是多年一同度過的同門師兄弟,曾叔常又是一脈首座,無論如何都不該對他隱瞞此事,再者,唯有將這事全盤托出,才能合他們三位首座的地位,全力壓下此事。
時間緩緩過去。
田不易將誅仙古劍的弊端與道玄入魔的原因細數說給了曾叔常,萬劍一之事也沒有隱瞞,畢竟曾叔常當年與他們同為蠻荒五人之一,他也對那位本門最令人欽佩的師兄尊敬不已。
一番敘述完畢之後,曾叔常內心波動久久難平,隨後注視著二人道:“所以,你們和萬劍一師兄商量好了,準備推舉李玄機師侄接任青雲掌門?”
田不易點頭道:“李師侄是長門弟子,又是此代弟子中修為最高一人,論功績,他之前只人滅煉血堂,後在青雲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帶著蕭逸才等人一路追擊魔教,才讓青雲能夠緩過了起來,毒神、玉陽子二人都被他斬於劍下,這些成就單論任何一項,都足有資格支撐起青雲大任了。”
曾叔常聞言,沉默半天,隨即喃喃自語:“的確,雖然同為長門弟子,此前為掌門師兄推崇的蕭逸才,也差他太多。”
“不過,我還是要親眼見一見道玄師兄和萬劍一師兄,才能決定。”
曾叔常作為誅仙一書中唯一活到了最後首座,原著中提到,他其實早就發現了蒼松的不對勁,但因為沒有證據,礙於同門情義,沒有說出口,此人雖然也不卻正道俠義情懷,但卻是一個心思深沉的人,僅憑田不易和水月的一面之詞,他是絕對不會全然相信的。
但他既然當面對二人提出,也表示了他內心不含私心,為的只是青雲門大義。
田不易和水月也明白曾叔常的意思,紛紛點頭:“這是自然。”
水月道:“道玄師兄在祖師祠堂那裡,由萬師兄看守。”
曾叔常隨即表示事不宜遲,於是,三人便再度回到了通天峰祖師祠堂那裡。
待見到了道玄果真如田不易所說那樣,又有萬劍一在一旁證明,曾叔常也放下了內心萬般擔憂,如果這三人都能合夥起來騙自己的話,那麼青雲門恐怕早就不存在了。
明白了一切情況之後的曾叔常,對著三人點了點頭,道:“此事就由我們三位首座全力壓下,務必不使青雲千年清譽毀於一旦。”
水月最後嘆了一聲,看向了通天峰的弟子迴廊方向:“就看這位新掌門能不能力挽狂瀾,帶領青雲走出這一陰影,能讓此事想當年那樣,被眾人所遺忘。”
田不易也看向了那裡,道:“我相信他。”
於是,有著青雲門僅剩的三位權利資格最大的首座背書,在三日之後,直接就召開了青雲門幾脈代表人物齊聚通天峰,推舉通天峰李玄機為青雲門第十九代掌門。
初時,青雲門內的眾位長老還紛紛質疑道玄真人的下落。
但田不易直接解釋道:“道玄師兄那日受到了蒼松那叛徒的偷襲,在重傷的情況下強行動用了本門誅仙劍陣,已經連著閉關三月,在十日前,他召集了我們三位首座,宣佈了這一決議,並言及他之傷勢需要常年閉關才能恢復,但門內大任不能懈怠,所以,傳位於李師侄,這也是我們三位首座都同意的人選。”
被田不易這一番解釋,儘管有些長老還問及到了道玄為何不直接召集所有人宣佈,也有擔憂道玄情況的,但被田不易一句“掌門師兄重傷不便多見眾人”掩飾了過去。
最後,有著僅剩的三脈首座作保,這場玉清殿之議沒有多大阻礙就定下了李小道的掌門之位。
最後,曾叔常站出來道:“我青雲歷經三月前大戰大傷元氣,但此次乃是新掌門接任青雲的大事,必須廣傳天下,至少要通知天音寺與焚香谷來共同見證,也要讓那些魔道知曉,青雲門威名並未減弱,所以這次掌門接任大典,不僅要辦,還要辦的隆重。”
田不易點頭道:“邀請天音寺和焚香谷兩大正道支柱,也有防備魔教再舉偷襲的原因,雖說魔教四大宗門已被我青雲滅其二,但剩下的鬼王宗和合歡派仍舊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