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唐花瓷 (第1/2頁)

約莫等了10分鐘左右,只見之前乳白色的液體已經被浸泡得呈發黃的果凍狀固體。

青河山這個時候才從水裡取出瓷罐,伸手將杯心的那塊乳白色果凍狀固體輕輕一撕開。

原本附著在瓷罐罐身的黑色汙漬和泥土一下子都粘到了那果凍狀固體上,幾乎全都被撕扯了下來。

只有一點點褐色的汙漬還粘連在罐腹處,透過褐色的汙漬,何林可以看見罐身隱隱約約的還有花斑!

這時青河山又取來了一張軟布料,在軟布料上沾了一點黃色的液體後,他用手指杵著軟布在瓷罐罐身汙漬處稍微用力一擦。

罐身那褐色的汙漬一下子就被軟布給擦拭了去!

果然,如同青河山之前所說那般,這洗器液體對器具本身沒有半點腐蝕性。

此刻瓷罐的汙漬被去除以後,瓷罐釉胎沒有受到半點損壞,而且還顯得格外的乾淨。

原本汙穢難看的瓷罐處一下子變得光澤靚麗,神韻盡顯!

罐身褐色泥土汙漬盡除,只見瓷罐通體施黑釉,在近底處則是露出胎色,罐身烏黑釉面上裝飾著的是四塊灰藍色斑紋,就好像是色料自然流淌而形成的,簡直妙趣天成!

何林和王維兩人此刻見到這瓷罐的真面目後都是不由得暗驚一聲,真是他丫的漂亮!

“果然如我所料……”

青河山這時又將老花鏡戴上,上下打量一番清洗後的瓷罐點頭道:“這隻真是鈞瓷燒製的唐花釉!”

王維一驚,滿臉寫滿不可置信問道:“青老,這鈞瓷燒製出來的瓷器不是均是色彩豔麗絕倫的紅釉嗎,怎麼還有這種黑釉的瓷器?”

“非也,非也。”

青河山笑著搖了搖頭,淡然道:“鈞瓷主要的貢獻確實是燒製紅釉鈞瓷聞名,從而開創了銅紅釉的先河改變了華夏高溫顏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開拓了新的藝術境界。”

“鈞瓷普遍被知曉乃是華夏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鈞窯出產的瓷器,因宋徽宗時期曾在近禹州市內古鈞臺附近設定官窯專門燒製御用瓷而得名。但是鈞瓷歷史悠久,發源卻是在唐代。”

青河山目光深邃,接著說道:“瓷器從東漢起始,至唐朝日漸成熟,並逐漸形成了“南青北白”兩大體系,以“南越北邢”兩大窯口為代表。但無論是越窯青瓷還是邢窯白瓷,它們的釉色都是單一的,非青即白,無有例外。鈞瓷則不同。”

“而就在這個時候,在神垕瓷區上白峪、下白峪村的唐窯遺址,出土了灰燼、匣缽片、瓷器殘片等製陶瓷遺存。唐窯殘片與眾不同、自成風格。以罐、盤、碗、缽之類俱多。釉色則以褐為主,上有不規則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藍等色,這就是唐花釉瓷。”

說完,青河山一指桌上的瓷罐:“這一隻瓷罐正是出自那時期的唐花瓷雙系罐!”

“因為那時還沒有鈞瓷這個名稱的產生,所以總的來說,這唐花瓷雙系罐算是唐代鈞窯的早期產物,也是是鈞瓷窯變藝術的萌芽,正因為有了這‘花釉瓷’才有宋代紅釉鈞瓷瓷器的產生!”

聽罷青河山的講解,王維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黑釉灰藍斑紋的瓷罐雖不是宋鈞瓷,卻遠勝鈞瓷啊!

何林打小在自家古玩店忙活,有關鈞窯的事兒也沒少聽何父講談,他自然從容不少。

但從容歸從容,聞千百遍不如一見,何林心頭還是十分激動的。

“青老,這唐花瓷雙系罐市值估價的話又大約多少呢?”何林還是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最新小說: 開局在出租屋裡撿到一個億 讓你代管超能局,怎麼全超神了? 特工重生:快穿全能女神 學費操盤手 霸道總裁嬌寵妻 神醫:為付彩禮,開局母親以命相換 芥現 瘋了吧,你管這叫逃亡節目? 文娛之璀璨人生 校花算什麼我老婆是總裁 都市之至尊狂婿 學霸從迎娶熟女教授開始 請別糾纏我了 鄉野小神醫:我帶村民致富 誠信雜貨鋪 重生1990之人要低調 瘋了吧!開局選擇人族鎮守使 你還要走多遠 攤牌了我有百億資產 回到過去從公方經理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