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陽郡府。
鄭明義正在書房中處理公文。
“大人。”郡府侍衛來報:“徐金德求見。”
鄭明義拿著毛筆的手稍稍一頓:“帶他過來吧。”
“諾。”侍衛領命而去。
鄭明義雖然是他郡郡守對調過來的,剛到弘陽不久,可也知道這個徐金德。
此人,擁田數千畝,可以說是弘陽第一豪強。
但稱不上門閥。
門閥的檻很高,要有世代為官的基礎,要有壟斷一定政治的能力,經濟文化上更不用說了。
但他背後依附的卻有門閥,正是何氏,當家者,即靈國老丞相何淼。
可以稱其為何氏集團。
如果說靈國門閥是王權的代言人,那地方豪強,就是門閥在各個地方的代言人。
這中間有著蟠根錯節的關係,因此,毫不誇張的說,在以前的弘陽,徐金德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土霸主,甚至連郡守的面子都不給。
當然,如果此郡守背後門閥勢力可以抗衡何氏,那他們之間又會形成一種更復雜的關係。
這就是靈國的政治生態。
但那是以前。
現在的弘陽郡守是鄭明義。
不管怎麼說,他都是秦王蕭遠親自調任的。
不多時,在郡府侍衛的帶引下,徐金德走向書房。
他的臉色很不好看,步子很大,有著一股壓抑的怒火。
可他田產再多,也畢竟是民,面對一郡長官,只能拱手彎腰道:“草民徐金德,見過郡守大人。”
鄭明義並沒有讓他入座,而是放下毛筆,笑呵呵的說道:“徐先生是個大忙人,不知今日怎有閒暇。”
“郡守大人。”徐金德決定開門見山:“在下所有田產,均被官府丈量,不知此為何意?”
“清丈土地,此乃朝廷下達的政令。”鄭明義言簡意賅。
徐金德道:“我的田,都是當初高價所購,不需要重新清丈。”
他的態度挺硬。
鄭明義也沒跟他計較,就是綿裡藏針:“我想,這是朝廷覺得弘陽賦稅有問題吧,既是朝廷政令,莫說是你,就是本官也無法違逆。”
徐金德道:“那大人行事之前,總該給在下打聲招呼吧,這樣不聲不響,就不怕惹出什麼亂子嗎,真要出了亂子,也影響你的政績。”
鄭明義瞥了他一眼,將手中竹簡扔到了桌上,不冷不熱道:“本官是弘陽郡守,徐先生不過一介草民,莫不是,在說玩笑話?”
“大人。”徐金德臉色越發難看了,壓低聲音道:“以在下之見,如此行事,恐在弘陽難以伸展!”
“何況鄭大人新任不久,也不清楚弘陽的局勢不是嗎。”
這話已經滿含威脅。
什麼玩意敢威脅一個郡守。
鄭明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