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父親曾帶兵剿匪,並暗中潛入匪窩,而他當時為了指引我們前去支援,在行動前畫出此物,並告知我們,日後青城軍就以此為聯絡暗號。”
青城回憶起那段往事,道出這“環引”的來歷,疾風輕嘆了口氣,介面說道:“是啊,帥爺還說,他希望咱們大齊上下一心,君臣一志,萬民團結,如此,必能收復失地,還我河山,這才為其命名‘環引’。‘環引’上有一個結,結所指的方向,就是所指引的方向,也易於辨別。”
“沒錯。從咱們剛上山起,我就四處留意觀察,想著若王爺果真藏身於此,必定會留下暗號。終於,讓我在一棵樹上發現了‘環引’,雖說這是青城軍獨有的聯絡暗號,但依我想來,王爺畢竟和父親相交多年,知道此事也在情理之中。”
青城如此篤定北疆王藏身於桐山之內,原來正是因為他發現了環引,並一路跟著環引的指示來到此地。環引是青城軍獨有的聯絡暗號,雲龍人該不知情,因此,能留下此物的,也就只有和段飛巖私交甚好的北疆王了。
不過,北疆王竟會如此行事,倒讓疾風更加困惑。他沉默片刻後,忍不住開口問道:“可是少主,疆王是如何料定,來援的會是咱們呢?”
若來援者出身青城軍,必定識得此物;然而,若非青城軍故人來此,那北疆王所留的聯絡暗號,也就白費心思了。因此,北疆王必是斷定來援之人是青城,才會如此行事。
對此,不僅疾風困惑,青城也是感到費解。究竟北疆王是如何猜出,來援的是青城呢?當然,眼下也不需要再推敲了,因為一切的答案就在山洞裡,不論這是北疆王所留,還是雲龍人的又一個陷阱,總歸是要進去的。
青城盯著那環引看了片刻,似乎又回憶起青城軍的往事,心中感慨萬千。他重重的嘆息一聲,隨即轉過頭看向洞口,稍事調整,然後開口說道:“命人守住四周,嚴密佈防,留意雲龍人來犯。我進去看看,你守在洞口,聽我命令列事。”
一聽青城竟要獨自進去,疾風當即反對道:“不可!少主,那洞裡究竟是人是鬼我們尚不明確,你就這般獨自進去,實在太過冒險。我和疆王也並非素未謀面,真要進,也是我進去才好。”
疾風忠心護主,青城明白他的擔憂,卻堅持自己的決定。他拍了拍疾風的肩頭,說道:“你放心,我猜想這事十有八九就是王爺所為,該無陰謀。但是王爺畢竟身經百戰,處處留心,保不齊啊,這裡面雖然沒有給咱們的陷阱,倒是給雲龍人備好了呢,所以不宜進去太多人。而且若當真是王爺在裡面,我也好該親自去迎。聽我的疾風,你就留在這裡,有事我會招呼你的。”
青城堅持己見,然而疾風仍不同意,一樣十分堅定的說道:“不可,我絕不能看著少主你以身犯險,卻只能守在外面。你若當真堅持進去,那我就和你一道進去,總之,這裡面要真有危險,我疾風就和你同進退、共患難,大不了一起上路,我也決不會死在你的後面。”
聞言,青城心中著實感動,他原本就是擔心裡面會有危險,才不想讓疾風冒進,然而眼見疾風絲毫不肯妥協,青城也沒有辦法,只好苦笑著說道:“好,那咱們就一道進去吧。管他前面是人是鬼,咱們兄弟一起面對!”
“喏!”
說罷,青城安排好洞外的事,就和疾風進洞了。這山洞裡十分陰暗,且路陡難行,青城和疾風緩步行進著,同時雙雙警惕萬分,生怕一個不小心,就中了招。青城走在疾風的前面,電光輝耀訣已然運轉至頂峰,隨時都能出招禦敵。
“這倒真是個藏身的好地方,別說雲龍人了,就連咱這自己人......”
“收聲!有人過來了!”
疾風抱怨著洞內行進的艱難,然而他話音未落,青城那邊眉頭一挑,瞬間感受到一股極強的功力波動和充滿敵意的殺氣,衝他們而來。見此,青城急忙打斷了疾風的話,並出言示警,後者也趕緊收聲,運功,準備禦敵。
然而為時已晚。青城感受到那股殺氣之時,業已聽到了極輕的腳步聲,和極低的喘息聲。隨著聲音越來越近,僅僅是疾風說句話的功夫,那人竟已然來到了青城的身旁,並在二人萬分驚訝的情況下,用身體將疾風狠狠地撞退數步。
“嘭!”
危機突發而至,青城和疾風都有些始料不及。那人倒很有經驗,見來人有二,先是撞退一個,緊接著手臂揮舞,也看不清使什麼樣的兵器,就衝著青城的脖頸攻去了。
青城見狀,雙眼瞳孔收縮,下意識的向下一蹲,堪堪躲開了那人的攻擊,讓他砍到了兩側的石壁上。這時,青城藉著微弱的光線,隱隱能看到,那人的兵器上似乎有個長柄,正被那人握在手中。見狀,青城急忙伸出左臂,一把按住了那人兵器上的長柄,將之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