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筆趣閣 > 第二十三章 犁庭掃穴(十六)

第二十三章 犁庭掃穴(十六) (第1/2頁)

推薦閱讀:

第530章 犁庭掃穴十六)

三年後

燕公三百四十年夏540年)

扶余城

城南三十里處

黃宗羲代表牡丹行會參軍,協助禁衛軍抵禦高句麗的侵擾。

他的手中拿著一張強弩,腰間還掛著一張連弩,背上揹著許多兩筒箭矢,與其他戰友正在巡邏,作為牡丹行會的富家公子,自然是與普通士兵不同,剛入伍就是一個小軍官,指揮著25個同樣剛剛參軍的新兵。

經過二十年的擴張,高句麗達到了鼎盛,不僅徹底蠶食乾淨了勿吉,還再度南下吞併了扶餘國,吸納了一些從草原逃離而來的工匠,冶鐵技術也進一步發展,如今的高句麗人,已經會自己製作劣質鐵器、劣質鐵甲等,勉強算是打破了燕國的冶鐵技術封鎖。

燕戀用了兩年時間在將青州地區的人口財富都遷徙到光州後,又立刻召集貴族們商談北伐高句麗的計劃。

打完高句麗打叛軍,打完叛軍又打中原,打完中原又打高句麗。

好在戰爭烈度都不算太高,所以對經濟損害不算太大。

這時,一位騎著高頭大馬的將領來到了前線視察,正是已經高升的侯景,此刻他已經是燕國山東道泰州都督兼燕屬魏國柱國將軍。

“道”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的軍區制度,原本只是高歡為了方便征討各方反賊,並且加上軍政府統治,於是將統治區內分化為不同的軍區監察區道。

由於高歡的政權並沒有正統性,也不穩定,純粹靠著軍隊維持統治,跟蜀漢一樣,是軍政府統治,跟一般想象的文官制度不是一個概念。

因此,他在統治區邊疆地區設立【道】這個軍區監察區,所謂【道】,就是任命一個軍事監察主官,這個軍事監察主官,代替最高統治者高歡,對邊疆地區各個州郡縣,進行軍事統治和監察。

跟漢武帝設立【州】的目的是一樣的,一開始並不是行政區,只是單純地監察地方郡縣,慢慢地就演變成了正式的行政區。

燕戀效仿高歡的做法,把剛剛佔領的山東地區也建立了軍區監察區,也就是【山東道】,【山東道】的軍事監察範圍包括整個燕屬魏國、燕屬晉國。

燕戀的從兄燕忌成為了【山東道】第一任“節度使”,侯景成為北青州都督。

所謂“北青州都督”,就是都督北青州各郡縣軍事,所謂【山東道】節度使,就是整個山東道所有都督們的總負責人、監察人。

在【山東道】,除了侯景這個北青州都督,還有南青州都督,泰州都督,東青州都督,光州都督,這些都督都受到節度使燕忌的節度。

燕戀剝奪了刺史的軍事監察權,把刺史的軍事監察權給予了各州都督,並且剝奪了刺史的行政司法權,把行政司法權分給了具體的官吏,刺史只保留行政監察權和司法檢察權。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節度使,它不是行政長官,也不是司法長官,甚至不是軍事長官,只是軍事監察長官,也就是監察這個地區的武將們如何使用兵權,防止地方武將擁兵自重。

節度使剛開始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地方武將擁兵自重,但是誰又能想到,原本用來防止別人擁兵自重的節度使,最後自己擁兵自重了呢?

就好比漢武帝創立州刺史,原本目的是為了監察地方官吏欺上瞞下,可是誰又能想到,到了後面,州刺史自己就帶頭欺上瞞下呢?

所以理論上,他是不能具體管理城市和百姓的,但是很多事情往往只能存在於理論上,一旦執行時間長了,慢慢地就可以透過各種手段來影響相鄰的其他權力。

比如原本只擁有監察權的州刺史,就可以透過監察權來影響地方行政長官的行政權,最後名正言順地獲得地方長官們的行政權。

節度使擁有軍事權,那得等到唐玄宗了,節度使擁有行政權和司法權,那得等到安史之亂以後了。

燕戀特地將北青州都督侯景調來,就是看重他的軍事能力,讓侯景指揮這場針對高句麗人的北伐。

最新小說: 萬年大明 大唐幕後黑手 續漢志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三國之再續雄漢 權御八荒 漢末董氏臣 重生:我的開元十年 陛下,您就反了吧! 血染軍魂 從影視劇裡當配角開始戰鬥 星際魔女逆襲 三國雷神 我真不是亮劍楚雲飛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