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計劃是,先毒殺段功,然後趁段氏群龍無首,不知所措的時候,一舉消滅在滇南境內的全部段氏族人。
眾將摩拳擦掌,只待段功一死,立刻發動兵變。
卻不料阿蓋公主與段功情深意切,不忍加害,反倒將一切告知段功,可段功還沒來得及起事,就被梁王派人刺殺。
阿蓋公主也殉情而死。
段功死後,大理段氏群情激奮,卻因群龍無首,外面明夏政權又虎視眈眈才沒有起事,可兩族的關係卻每況愈下,甚至到了勢如水火的程度。
1368年,明軍攻克大都,元惠帝倉皇北逃,元朝在華夏的統治宣告瓦解。
1371年,明夏政權被明軍消滅,至此滇南所有屏障被徹底掃平。
外有強敵環伺,內有大理段氏蠢蠢欲動,梁王一籌莫展之際,巫王突然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巫王一直痛恨明太祖對苗疆的政策統治,也痛恨之前段氏變節投敵,雖然與梁王合作實屬無奈,但也是不得已之舉。
他提出,明軍氣勢如虹,銳不可當。
要想阻攔,唯有封印華夏龍脈,才可暫緩明軍攻勢!
梁王本身對於蒙人的異術就頗有造詣,在巫王的幫助之下,梁王派遣數萬軍士日夜將流經滇南行省省會的昆鳴城下的沅江填平,又在巫王的指引之下,在沅江的上游建造數座寺廟,又改沿江的隆興城為梟城。
這只是第一步。
巫王說,河道被填平,建寺廟鎮壓,都只能暫時壓制龍氣,要想徹底根除是不可能的,因為明朝大勢已成,龍脈也生了根,殺是殺不掉的,但可以鎮!
古人相信地底直通地府,自古就有鄭莊公黃泉見母的故事,鄭莊公挖地見泉,在泉上建造地宮,地宮中與母親相見,雖然有些牽強附會,但並不完全都是荒誕之言。
巫王花了數年力氣,為了避人耳目,從昆鳴轉移到了勐泐一帶,也就是未來的西雙市,在這裡建造了一座巫王墓,這才施法將龍脈引來。
這巫王墓直通沅江的舊河道,大水傾瀉,龍脈無處可走,遁入墓穴之中,立刻中了巫術,法力盡失,被梁王用蒙人秘術永遠鎮在地下,不見天日。
巫王在與龍脈鬥法之時受了重傷,不多時傷重而死。梁王為了看守龍脈,只好分出一道意志來,並設下結界,封住龍魂。
可惜封印龍脈只是暫緩一時,數年之後滇南還是被明軍攻陷,梁王無奈自殺身亡,但龍脈卻被封印至今,滇南至此也是從未有過安定。
各大小起義貫穿明、清兩代,直到現在還是許多大梟的藏匿之地。
聽完之後,寧小凡真是怒不可遏,恨不得現在就將這混賬打得魂飛魄散。
“我問你!現在我將龍脈放出來,它是不是就能讓滇南重新恢復安定?”
“不可能的。沅江河道被填平數百年,早已乾涸。你現在放了它,它就是死。”
梁王如是說道。
“那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有是有,不過……”
“少支支吾吾!趕緊說話!”
“是……”
梁王不敢怠慢,急忙一五一十的回答道,只要為龍脈找到新的出口,能將其他大江的河道引來,龍脈自然可以重回江中,繼續造福華夏。
這特麼簡直就是放屁!
最近的一條江距離這裡少說也有數百公里,要怎麼挖?挖多長?
誰來挖!
這是一項亙古未有的難題,填平河道非常容易,但重新挖出河道來,簡直難如登天!
況且沅江舊址已經成了一座城鎮,數十萬的居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