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兇禽騰飛,又有妖獸踏空。
在這蠻荒大地之上,常見奇禽異獸,或有妖仙,並有神魔之流,因而極少有人騰空而行。時而有人趕路較急,飛空而上,身在天空中,反而較為顯眼,於是遭妖禽襲擾,異獸飛空,常與妖仙爭鬥,或有神魔阻路,爭鬥難休。
反倒是大地廣袤,又有無數草木,山脈高低起伏,反而不似在天空之上那般顯眼。
秦先羽和元帆行走在大地上,往蠻荒神宗方向行去。
直到這一日,有一人阻路在前。
此人貌如青年,頭戴高冠,身著青色長衫,他衣著樣式奇異,甚顯古樸之態。身周白霧朦朧,彷彿煙雲繞身。
“在下自東海而來,經海流而行,復轉中土,踏足蠻荒,歷經十年路途,前來領略上古風貌。”
青年拱手施禮,說道:“傳聞中土仙宗之一,乃是中州燕地,素有劍仙聖地之稱,號稱天地攻伐第一。又有門下四代弟子善言,自稱百歲無敵。餘自幼修行,性喜遊覽天地,領教各方高人,今至蠻荒大地,得知善言之名,心中十分好奇,意欲討教燕地秘法,往善言道兄賜教……”
秦先羽心中無言,他原是想要解釋的,但此事多半是豐先師兄所為,未知其中深意,不好澄清。並且,他既然傳出了這等狂傲之名,倘如此刻示弱,便有畏懼之嫌,未免弱了燕地的聲名,而未來若是善言的真正身份傳了出去,那麼自己這一代弟子,十脈座,便全無威嚴可說,甚至對燕地名聲的影響,將是無比巨大。
秦先羽嘆了一聲,拔出守正劍來,說道:“傳聞東海乃仙家匯聚之地。無盡汪洋,海島無數,有海外散仙三千萬,天地眾仙聚於此的說法。我從典籍中看過。東海藍天白雲,氣息悠遠,仙意無處不在,有眾多散人修道者成仙,居於各島。靜心修煉,甚至連中土的散仙也常出海隱居避世,許多修道人往東海尋仙訪道。”
“甚至連幽州俗世之中的凡人百姓之間,也有典籍記載,比如凡人造成木筏,漂洋過海,至海外尋仙訪道,終成大地遊仙之類,也常記載修道人出海訪仙的事蹟。”
秦先羽說道:“燕地之中亦有記載,東海島嶼無數。散仙眾多,幾乎處處機緣,或許某一處仙島之上,便能見散仙真容,或是駐世之仙,或是仙家遺蛻,可謂是機緣遍地。而在東海萬千島嶼之中,以三仙島為,在東海的地位,就如同九大仙宗於中土九州。如同蠻荒神宗於這蠻荒大地。”
他略微施禮,問道:“不知道兄是散仙傳承,還是出身仙島?”
那青年微微笑道:“在下未有機緣拜入三仙島,幼時偶得古仙人傳承。自行摸索修煉,是散仙之流,但曾受蓬萊仙島一位長老指點之恩,只因是早有散仙傳承,帶藝投師,勉強作記名弟子。無法入蓬萊門下。”
儘管不是仙島弟子,然而散仙傳承亦有高深莫測之類,甚至有踏足道祖級數的散仙遺留傳承道統。類似於這等踏足道境的散仙所遺留傳下的道統,幾乎能比得一流宗門的傳承之法。眼前這青年,如今已是過了二重地境,並且能被仙島長老收作記名弟子,可見其天資不凡,所得的傳承,定也非是俗類。
秦先羽執守正劍,說道:“請罷……”
青年笑道:“那我便不客氣了。”
他手上一翻,出現一柄玉如意,託在懷中,而另一手則現出一個白瓶,潔淨無暇。
他把白瓶傾倒,內中流水無數。
霎時間,清水落地,往四方漫延。
秦先羽眉頭微皺,與元帆騰空而起。
方圓數十里,幾乎化作一片汪洋,而水流還在往外擴充套件。
忽地,從清水中躍出一尾鯉魚,通體赤紅如火,尾部擺動,頓生風雷。它雙目豔紅,彷彿火焰,口中含珠,又似龍魚。
“妖仙?”
秦先羽以守正劍劈去,卻見那紅鯉尾部一擺,滑了過去,反而一尾拍向自己臉面。
體內金丹微動,道劍生意,於是有清氣自體內而生,從下丹田升起,至中丹田,又過十二重樓,霎那間從口中而出,落在那鯉魚上面。
道劍之氣,頓時將之尾部斬斷。